人总是在无限接近幸福的时候,最幸福。
就好比过年这件事儿。上完年前最后一个班,踏上最后一次出差的归途,就比真正进入春节假期更让人开心。
是大家真的不想回家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家是千难万难,都要回的。
只是谁也不想被迫出演《春节求生真人秀》对吧?不想在短短七天里,被迫完成从“都市丽人”到“村头二狗”的量子坍缩。
最惨的是i人,过年七天消耗的社交能量,比特种兵在工体蹦迪三天三夜还猛。
记忆里的年味,是隔着千山万水都能“嗅”到的。
而现代人想过个「有年味」的年,却越来越难了。
城里禁了鞭炮,冷清代替了热闹;亲戚间走动少了,微信拜年成了群发填空题;年夜饭订了酒店套餐,省了忙碌却丢了厨房里的烟火气;连最期待的团圆,也常被抢红包、刷短视频切割得支离破碎。
年前最后一次出差,住了趟全季。谁能想到,竟然在异乡的酒店里,感受到了小时候过年的那种味道。在大堂怒写了三幅对联,虽然毛笔字写得像狗爬一样,要不是看着旁边还有住客在等,我还能继续写个7,8副。还领了一套“巳季如意”礼包,嘿嘿,感觉又被当成小时候过年爱讨零嘴的小孩儿了。
这哪是伴手礼啊,朋友们,这是打工人的童年补偿。
因为常年把酒店当家,各种各样酒店新年伴手礼收了不少,但是大部分没啥意思,不走心,同质化。大部分酒店的伴手礼都是中看不中用的印刷品,到处印着logo,看起来高级实际就是给自己打广告。
有的高星酒店离店就送个行李牌,要不然每逢节假日就趁机卖什么高级礼盒,某尔顿前几天还在送龙年的存货,很是敷衍,家里去年的酒店月饼还有好几盒呢,这些东西看着花里胡哨,其实给到住客的权益几乎是0。
还有的酒店送一本日历,里面全是酒店的logo,这不是日历,这是一整年的广告,拿回去用也用不了,扔了又浪费,真的是“鸡肋年货”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对比其他的酒店,全季的这个“巳季如意”礼包,可以说是年味满满,用心又实用。
有小红包和迷你对联,象征旅途平安的苹果,还有零食瓜子花生,这是在路上就提前把年过上了,对于春运路上的人来说,是很实在的离店礼,这些元素可以说构成了全季酒店的一份“独家记忆”,有心意地表达了对旅客真诚的祝福。
瓜子一磕,花生一剥,年味这不就有了嘛。
1
为什么说全季懂这一份关于过年的“独家记忆”?
鞭炮和春联是刻在中国人对于“年”这份情结里的。
所以全季不只是精心设计的小礼包,甚至直接在大堂设置了一个“对联临摹区”。
就像我压根没想起来忘记买春联这回事,看到这个才回过神来:年味不是等着别人来分配,自己也可以整点活儿出来。哪怕字是狗爬,这样一幅有“活人感”的墨宝挂在自家门上,不比那些千篇一律印刷出来的什么“天增岁月人增寿”有年味多了?
但是越长大越怕麻烦,那仨瓜俩枣的假期很难有这样的机会,全季一拳就打到了咱们这些知识分子的心巴上。
我记得小时候写春联,可以说是一场全村人的硬核文化趴体。
要特地选个好天气,天不亮就用米浆熬出糨糊,请好家里最有文化的长辈,预约村里文化名人的档期,提前买来墨汁,拿着参考资料《楹联大全》,一家人绞尽脑汁想几副别出心裁的对联。
写完了挂起来慢慢等墨干,然后一家人出动,细心仔细地把春联贴上一个又一个门口,还得专门派个人站老远看贴地正不正,热热闹闹,叽叽喳喳,最后一定不能忘了给门口单独贴上一副“出门见囍”。
忙到下午,太阳暖洋洋的,整个院子都是红彤彤的,空气里飘着米糊和墨汁的香气,浓郁的年味在小院里就开始弥漫,氤氲。
就是这一大家子忙起来的人情味,才维系了中国人最热气腾腾的仪式感。
所谓年味,就是一大家人,用简陋的材料,做出的那些质朴粗糙又温情脉脉的坚持。
全季显然参透了这条真理:中国人的年味儿是藏在人情味儿里的。
所以全季送的不只是春联,而是当年那种一家人热热闹闹去创造些什么的过程。
至少在全季这个魔幻的早晨,有人认真而笨拙地,在笔墨的游走之间又找回了那股人间烟火味。
我们大可以把那些梦寐以求的不劳而获的愿望,写在门框上:
回家踩着梯子用熬的浆糊那么一沾,年味就到家了。
2
全季对“中国味”的拿捏向来是精确的。
比如我在全季最爱吃的早餐小包子,流油的咸鸭蛋,对于经常出差的我来说,应酬后的清粥小菜,解腻舒压的时候在客房泡的中国茶,都是我钟爱的一味。
身边和我一样的人,不在少数。
甚至在网上都能看到,有人会把家装成全季风,这恰恰说明这种“味道”是有穿透力的。
全季,这不就是50.60.70.80.90后的审美共同点吗??
过年回家想给老房子来个翻新改造,又苦于和爸妈之间的审美鸿沟不敢造次的。其实跟着全季抄作业就可以了。
对于一个酒店最高的褒奖,莫过于去住、爱住,甚至还要把家装修成这个样子。因为,这就是中国人集体拥有的生活方式啊——从粥到茶,从原木风到留白简约。说全季是中国人理想住所的样板间,我看也不为过。
城市越来越大,人情味儿越来越淡,年味也就愈发珍贵了。
其实想过个好年也很简单,小小的仪式感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忠实,离别是人生常态,故团聚才弥足珍贵。
吃的舒服,喝的舒服,能好好陪伴在家人身边,热热闹闹的团聚,对来年有个企盼,这就足够了。
家本身就是一种让人牵挂的味道,全季把中国味经营到家了,才能让旅人们敢把他乡当故乡。
蛇年将至,年味倍浓,借全季的“巳季如意”,祝所有在路上的人都能收获全部美好的时节,齐享阖家团圆事事皆如意的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