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迎来了首个申遗成功的春节,但是经济学家王福重发表了一段文字,给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泼了一盆冷水:“年味就是落后味。”“年味越浓的地方,发展水平越低。”“不要期待年味再浓了,那将是悲剧重演。”
这番话非常奇怪,他居然把春节这个喜庆节日与悲剧联系在一起,认为大家过年,就不应该太热闹喜庆太开心,否则这是个悲剧。
一个附和王福重的大V“秋雨在日本”也表示:“越穷的地方越爱过年。”
年味越浓,发展水平越低,王福重错哪了?
作为经济学家,在过年说这番话一没有数据支撑,二没有团队调查,也没有去各个城市感受过,三业不合时宜。国家把春节申遗,是因为春节是我国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制造更浓的年味,很多地方都解禁了烟花,说明大家是很重视春节的年味。
而王福重这番话,很可能是基于他自己过去的经历与偏见,觉得农村就喜欢过年,城市里反而大家不重视,事实上,这是一种偏见。
很多发达地区都喜欢过年,年味十足,比如广东佛山过年有龙舟竞渡,浙江有滚灯再到北京的地坛新春庙会,从苏州的桃花坞唐寅故居景区到敦煌的沙洲夜市等地,年味十足。
就拿千年商业古城广州来说,年味一直是刻在这个城市骨子里的。广州的年味之一就是逛花市,每年的迎春花市都有浓浓的年味。来自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9日凌晨2点,全市11个区花市共接待游客495.3万人次,年花年货销售量1.19亿元,人气旺、销量高。
在广州,今年花市也已经不单纯卖年花,卖年货、吃喝的都有,还有很多表演。甚至,在广州,很多地方也跳起了传统的英歌舞,引来了大量游客的驻足与消费。
我们知道,广东潮汕地区经济发达,但同时也是全国年味很重的地区,那里保留下来的传统年俗非常多,而且不只是潮汕,全国还有很多发达城市年味很浓。
而在这些年味浓的地区,他们特别有钱。比如广东潮汕生意做的好的人非常多,浙商有马云,潮商有小马哥;浙商有包玉刚,潮商有李嘉诚;在顶级富豪方面,浙商跟潮商旗鼓相当,但是潮商整体的富豪数量却超过了浙商的数量。
仅仅统计内地富豪,能够登上胡润富豪榜的潮汕富豪就多达112人,这还只是算在内地做生意的潮汕富豪。潮汕人还有非常多在香港跟东南亚做生意。
潮汕人的一个特点恰恰是特别重视过年,重视宗族亲戚关系。在广东潮汕地区普宁,刚从春晚回来的富美青年英歌队,表演时所到之处人山人海,表演队员都挤不进去。
而整个正月,潮汕地区会举行五花八门的游神活动,潮汕地区都是大闹热,大到每个地区、小到每个村的不同宗族所敬奉的神明,有的迎妈祖、有的迎老爷,初五又是五路财神的生日。
此外,潮汕地区有舞龙舞狮等活动,有中华战舞,英歌舞,有烟花火龙,有各镇各乡各村的营老爷等等。今年一种说法是,春晚舞台限制了英歌该有的野性,大街上才能尽情发挥。
这种集体参与的春节文化加强了地区的文化认同感与凝聚力。
潮汕人因为重视过年,重视宗族活动与传统文化活动,他们当地亲戚朋友的关系、社交网络非常紧密,感情熟络,这使得潮汕人在外打拼倾向于相互帮助和支持,获得彼此的资源,人脉得以扩大,事业越搞越好。
而现如今,恰恰是越来越多的农村没有了年味。主要是大家过得都不容易,营造年味是需要经济投入的。很多应该去制造年味的80后、90后,大多数已经成家立业,生活的不容易,孩子上学了,房贷车贷压力大,父母身体也开始闹点小病小灾,太难了,虽然在过年,但压力如影随形,早早就出去打工了。
这就导致现在的春节,城市里反而比农村更有年味,如前所述,广州盛大的庙会、热闹的舞狮舞龙表演等,有浓厚的节日氛围,今年年初一白鹅潭烟花表演,呈现“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绝美盛宴,同时融入无人机、灯光秀等表演,年味十足。
在广州,过年花市是一大看点,有网友说,广州天河花市是全城不花一分钱也能感受的广式年味之一。
而广州作为一线城市,每到初四初五,打工人返程,各个景区人山人海,年味十足,广州番禺长隆动物园大年初五一天迎来10万游客。
因此,经济发展与年味没有直接的关联。如果要说有关联,其实恰恰是年味更能代表一个地方的活力与经济发展。
越萧条,年味才越淡,年味与经济落后画等号,是一种双标
现在很多农村没有挣钱的生意,所以年轻人只能早早出去打工,初四初五,农村就非常安静了,越萧条,年味才越淡,很多农村家庭也缺乏把大家聚在一起的宗族文化活动与纽带,各自单飞,导致大家圈子分散,感情疏远,没有地区文化认同感与凝聚力,也因此发展的越来越不好。
该经济学家其实想要表达的东西很简单,认为过年是农耕时代的产物,新时代更注重个体价值,早已脱离了那种大家庭的生活模式,把过年与封建旧习俗绑在一起,划上等号。
这种观点是一种偏见,因为欧美国家过圣诞节相当于中国人过年,他们热热闹闹的,对圣诞节非常重视,你们夸,这没毛病。
但不能轮到中国人过年的时候你们就说节日氛围重是因为落后吧?这其实是一种双标,是对自己国家重要节日的打压。
节日存在的意义,是让普通人开心,好好休息与消费,与亲戚朋友叙叙旧,熟络熟络感情,休整一下心情,来年再重新出发,这对普通人来说,有重要的意义。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其申遗成功意义重大,因为春节已经成为老外认识中国的重要窗口,全世界都在过中国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观念。
从经济层面,年味越浓,商业活动与消费才更多,春节对于拉动地方经济、促销费扩内需有着重要意义与作用。
从潮汕的经验来看,春节也是大家扩展人脉与商业的机会,促进地区交流与资源互换,年味恰恰是经济与消费活力的一部分,如果只注重个体冰冷的生存,不注重集体节日文化与感情熟络,反而不利于商业化与地方消费的刺激与发展。
因此,我们社会各个层面呼吁春节要寻回年味,而不是挖苦讽刺春节,将其与经济落后画等号,这种认知很初级。我们很多农村恰恰要学习潮汕,以传统文化为纽带,好好过年,增强地区凝聚力与认同地,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一个国家的发展,要将属于国家民族符号的重要文化延续,而文化延续,其实也是家国情感认同感与家乡认同感的一部分,如果丢掉了文化共识与情感传承,才是真正的可悲,这或许是值得我们注意与反思的。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