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渭河畔璀璨重生,引千年古都“河城共耀”

旅游资讯 21 0

西安咸阳,这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千年古都,虽身为秦朝旧都,却面临着诸多发展的挑战。穿城而过的渭河两岸文化遗存丰富,但流经区域两岸发展方向有别,新旧交融。同时,其紧邻已与秦文化有强关联度的西安,文化特征不够突出。在这样的区域环境下,如何进一步凸显自身独特的文化韵味,打造别具一格的城市风貌,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成为咸阳谋求发展的破局点。

在此背景下,渭河作为城市的生命线,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突破口。继而,AECOM协助咸阳市政府及业主华润置地,作为景观规划设计方,充分发挥自身多专业优势,整合城市规划、经济策划、景观设计,从上位综合考量角度出发,根据渭河沿线用地与发展项目布局合理分区,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态建设区,并提升两岸重点区域景观,助力咸阳放大文化底蕴、推动当地文旅发展,并提升城市整体风貌、带动城区高质量发展。

我们相信如此整合的探究视角与解决方案,能助更多处于转型阶段、需要资源整合的城市破局而出。

渭河咸阳城区段深化提升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为206万㎡,包含渭滨公园、古渡公园和钓鱼台公园,建设范围涵盖河道内生态修复、河道外市政道路及园林绿化等。

近期,项目的一期工程凭借着对咸阳当地深厚历史文化的由衷尊重、深刻理解以及妥善保护,在环境再造过程中着重强调重塑公共空间的活力,同时精心复育水资源,荣获 IFLA AAPME Awards 2024 文化与传统(Culture and Traditions)类别荣誉奖,这无疑是对该项目极大的认可与肯定。

在项目启动之初,项目团队便针对渭河的现状进行了策略性的规划与定位,并积极深入社区,与当地居民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收集到了来自不同群体所反馈的各类感受与诉求:

基于上述分析与调研,项目团队精准锚定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即着力延续渭河的历史文脉,精心打造以人为本、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致力于为城市营造更为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标识,同时借助环境再造之力,大力推动当地经济蓬勃发展,进而全方位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并以“中央水岸、城市展台”的总体定位,依托“一带四段四核九园”的整体空间结构,沿渭河构建集自然、历史、人文为一体的城市滨水景观带。

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我们不忘尊重和保留历史文化沉淀的意义,亦希望新的公共空间与现代城市生活相容。

项目团队积极识别项目周边历史遗迹及城市文化,重新梳理景观空间序列,以创新式现代手法转译传统空间,进一步强化渭河“秦”IP色彩,重构渭河整体历史风貌特色。如咸阳八景、九都八迁、明代八角亭、统一广场、秦汉门、丝路名都咸阳、聚贤广场等皆体现丰富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

此外,在保留其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我们还巧妙地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功能。AECOM期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唤醒那些沉睡在城市角落的历史和文化记忆,让居民和游客在漫步其间时,可以重新发现并深刻感受到这些历史遗产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

我们为秦腔广场设计了全新的景观亭。秦代建筑的特征与结构形式被提炼出来,并以现代设计语言在这座当代景观亭中被重新诠释。

在更新的公园里,可见被保留下来的历史悠久的亭台楼阁、石砌灯柱、广场铺装。它们在新的空间中被感受与体验,而被赋予新的价值与生命。

更新后的公园一改以前较为封闭的面貌,项目团队对连接公园内外的交通系统进行重组,打通公园城市界面,创造人们易于快速抵达的城市公园。

我们更重新设计了公园的中轴线环境,打造多种类型、不同尺度的公共活动空间,活化渭河两岸的滨水空间,让不论是老年人或年轻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想要的社交、活动场地,将这里塑造成为所有年龄段与人群而造的舒适休闲目的地。

在该项目中,我们致力于推动水脉、水联、水滨、水景重塑,通过恢复渭河及其内湖水网系统的生态平衡,改善水循环,增强生态系统的韧性。

项目团队因地制宜地采用本土自然植物群落打造低维护景观,将湖面与生态湿地相结合,促进流域生态多样性;并采用透水铺装、雨水花园、下凹绿地等生态友好措施,构建韧性河滩绿带,为城市居民提供亲水游玩的空间。

自公园开放,这里不仅成为儿童水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大众对渭河水文化理解及归属感的摇篮。

随着渭河咸阳城区段的璀璨重生,这座千年古都迎来了“河城共耀”的新篇章。一期公园活化更新完成开放后,周围居民对历史文化性、公共空间和生态系统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如同使用者感受到的,AECOM团队在该项目的精心规划与设计,旨在让渭河两岸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同时激活城市文化活力、塑造独特的城市标识。我们期待渭河咸阳城区段深化提升更大范围提升的完成,让这片古老土地持续年轻,在未来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