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务川龙潭:岁月沉淀的仡佬文化瑰宝

旅游攻略 23 0

仡佬仡佬、开荒劈草。

在务川自治县的大山深处,隐藏着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龙潭村。这里不仅是仡佬族的发祥地和文化发源地,更是全国唯一至今保存完好的仡佬族传统村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

龙潭村,原名“火炭垭”,早在秦汉时期便有人聚居于此,开采朱砂,形成了独特的丹砂文化。历经千年积淀,这片土地孕育了仡佬族丰富的文化底蕴。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地理位置,使得龙潭村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乌江支流洪渡河畔。

龙潭古寨前有一深潭,面积约1200平方米,潭内自冒泉水,另有黄龙水自上游龙井坡流来在此注入水潭。潭水清澈透明,四季不干。夏季,潭内荷花飘香,风舞荷动,白鹭飞翔,鱼游其间。奇绝的是此潭自具消水功能,自上游龙井坡下来注入的黄龙水,加上潭内自身出水,此潭不涨不消,竟能长期维持平衡,即使是暴雨涨水,山洪暴发,也能在短期消化恢复。当地传说,潭中有龙,故名龙潭。

走进龙潭古寨,石板铺路,石巷相连,幽深古朴,仿佛一幅精心雕琢的画卷。走在这些石板路上,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于那份古朴与神秘之中。

传统风貌建筑以四合院和三合院为主,分布在前寨、中寨、后寨及茶地。石垣墙、木质垂花门、石质八字墙,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仡佬族人的智慧与匠心。门窗上的雕刻更是丰富多彩,明间门窗均为六扇,称为“六合门”,寓意完整、圆满。次间门窗虽也六扇,但窗子只雕四扇,上部饰以圆形挂落,人称“月亮门”。这些雕刻图案精美、想象奇特,既有“蛙形瓶”、“猫眼”等独特造型,也有“耕读渔樵”、“岁寒三友”等汉族文化元素,展现了仡佬族与汉族文化的交融共。

龙潭村的民间文艺种类繁多,包括狮子灯、花灯、龙灯、乐器吹打、唱歌等。这些活动形式独特、气氛热烈,是仡佬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传统节日,村民们便会穿上传统服饰,跳起欢快的舞蹈,唱起悠扬的歌曲,庆祝丰收的喜悦和生活的美好。

有着源远流长的仡佬族文化的龙潭古寨里的仡佬族人民世代相传着独特的文化习俗和民间艺术,神秘的傩戏表演、热烈的三幺台宴席、惊险刺激的高台舞狮等,都让人大开眼界。此外,仡佬族绣娘用灵巧的双手绣出的精美图案、陶工用泥土塑造的生动形象、匠人用竹木制作的实用生活用品等,都展现了仡佬族人的智慧和才华。

“观看仡佬族祭天朝祖祭祀大典、参与吃新节等传统节庆活动,亲身体验仡佬族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魅力。”龙潭村寨老申福进介绍,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龙潭村“祭天朝祖“”吃新节“等 传统节日呈现在游客面前,既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近年来,龙潭村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大力发展仡佬民族文化旅游。通过“以仡佬文化基因表征+旅游体验升级+地域农特产品附加的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模式,龙潭村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

村民们纷纷参与到旅游服务中来,开设民宿、餐馆、手工艺品店等,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同时,龙潭村还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的龙潭村,不仅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古村落,更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干净整洁的院落小巷、错落有致的青石巷子、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每一处都散发着文明的、时代的活力和美好的生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丹灵 吴浩宇

编辑 何涛 王小婷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