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静谧的溪流,缓缓地在心底流淌,节奏舒缓而又沉稳,仿佛在不紧不慢地诉说着那些被岁月掩埋的故事。
上世纪特殊年代,“爱情”一词曾经是讳莫如深的话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忽如一夜春风来,峨眉电影制片厂与时俱进,率先拍摄出一部震撼的乡村爱情故事片,顿时轰动全国各地。
禁锢了近二十年人民群众的所谓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土崩瓦解,人们开始回归自然,追求崭新的生活方式,其暴红的故事情节让人们逐渐开始解放思想,以跨时代的眼光去解锁现实中的社会生活。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以写实的手法,讲述了广大农村曾经发生过的乡村爱情故事,唤醒了沉鱼落雁、人性始然的乡村、城市人生观,开始步入健康向上的社会生活,剧中的丹棱古村就是当时全社会的一个缩影。
音符的起伏之间,仿佛看到一个孤独的身影在角落里默默守望,等待着爱情的归来。这种深沉的忧伤并非撕心裂肺的痛苦,而是一种淡淡的哀愁,如同秋夜里飘落的树叶,带着一丝无奈与惆怅。
“谁知道角落这个地方,爱情已将它久久遗忘”犹如一首深情的诗句,道出了被遗忘者的心声。春天象征着希望和生机,但在被遗忘的角落里,春天似乎变得遥远而又陌生。
《角落之歌》以质朴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渴望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主题曲以其深刻的情感、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曾经打动了亿万观众的心灵。
幸福古村,又称赵桥,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顺龙乡,距县城12公里。幸福古村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川西保存相对完整的古村落之一。
三月十五号,在春雨淋沥的清晨,走进如今的丹棱幸福古村,爬坡上坎,穿行丘陵沟壑、在还算平整的红石板路上寻觅往事,两旁的梨花、李花、桃花布满了丘陵溪谷半坡上,春季的乡村花香浓郁,花丛中掩映的农舍土屋上炊烟渺渺。
据村里老人介绍:这里四季分明,气候舒适,负氧离子非常高,且风景优美,春天和秋季是最佳的旅游观光时节。
在幸福古村,您可以漫步石板路、古街道、欣赏上世纪的干打垒:红土墙灰瓦房,走村串巷体验古街、文庙、官衙、古民居等传统的民俗文化。
古村于浅丘陵之上,山地、梯田相互交错,层层叠叠的花儿在春色之中争奇斗艳、竞相展放。整个古村落坐落于海拔800米的山上,依山而建,面河而立,形成了“山水林田路院”一体的村落格局。
现还保存有大量的川西民居、古桥、古道和自然景观,如千年银杏“夫妻树”、清代石拱桥“赵桥”、上世纪所建的大寨梯田等,这些景观交相辉映,展现了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此外,还保留了传统的农耕民俗文化,是典型的川西南农耕文化大观园。
丹棱县位于成都平原的西缘,属于总岗山南麓。古称齐乐郡,隋开皇12年(592年)建县,因城北红色有棱、状若飞旗的赤岩山而得名。
丹棱是大雅文化的发祥地,是全国第一个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中国桔橙之乡。
幸福古村曾因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在此拍摄而闻名。然而,由于交通不便和经济发展滞后,幸福古村一度失去了活力。近年来,通过保护性开发,幸福古村发展起了乡村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丹棱地区以特色的巴蜀菜闻名,走进古村,游客们会都不约而同去品尝丹棱豆腐、豆花,一年四季都生长的鱼腥草(四川方言:折耳根、猪屁股)、丹棱大馒头等。此外,星罗棋布的农家乐供游客仍意选择,在这里您可以尽情品尝到地道的丹棱农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