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宿豫:农旅融合促发展,绘就“诗与远方”新画卷

旅游资讯 16 0

白墙黛瓦的农舍整齐排列,院落干净美观,村民们在家门口的产业大棚内上班,顾家赚钱两不误,前来乡村打卡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个个都兴致勃勃……近年来,宿迁市宿豫区坚持“农旅结合、以旅强农”,积极推进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以“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以花为“媒”,让“颜值”变“产值”

近年来,宿豫区顺河街道梨园湾景区探索“赏花+乡村游”“赏花+文化”等沉浸式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延展“赏花经济”产业,实现了“颜值”变“产值”,“美景”变“钱景”,走出了一条“花”式农旅融合发展道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曹集乡的金银花健康产业园,也是宿豫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走进金银花盆景园内,只见金银花树姿态万千。产业园内建设有金银花盆景园、金银花水景公园、京东国药华邈中药煎制中心、金银花深加工基地,引入培育金银花老根盆景,对金银花茶叶和饮料全面进行深加工,互联网销售实现盆景“买全国卖全国”,融合曹集特色农业全要素,建成以金银花为主题的研学和乡村旅游基地,打造金银花产业“三产”经济。

抬头是“画” 入目是“景”

哪吒、太乙真人、石矶娘娘……日前,在宿豫区顺河街道椿·墅小鄉居的墙壁上,一个个栩栩如生、灵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跃然墙面,成为周边众多游客拍照休闲的打卡地,为春日的宿豫增添了一抹亮色。

近年来,宿豫区以六塘河上游农旅融合片区为核心,锚定“智‘绘’田园、诗画六塘”发展定位,打造都市近郊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走进位于新庄镇的袁家村·宿迁印象,白墙黛瓦、嫩柳低垂,游人漫步在其中,宛如在画中行走,游客们三三两两在这里,吃美食、赏美景,悠然享受惬意时光。

近年来,新庄镇围绕杉荷园片区充分挖掘地域特色资源,丰富项目业态,拓展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引进金色庄园、千亩芍药花海项目,建设劝耕欢乐农场、蕴禾农业等集农耕体验、生态旅游文化体育、民俗观光于一体的休闲康养驿站。

生态宜居,特色田园入画来

杨柳依依,春风和煦,走进新庄镇陈墩新型农村社区,映入眼帘的是洁净清爽的街巷、错落有致的新农房、干净平整的柏油路……

“现在房前屋后都干净了,道路也平整畅通了,我们有空就去党群服务中心的功能室休闲一下。环境好了,大家的幸福感也增强了。”村民潘彩云说。

新庄镇陈墩新型农村社区占地170亩,建设住房265套,被评选为第十一批次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是宿豫区农房改善标志性项目。社区以“特色田园”为总体定位,按照“一核一廊、两带多片”的规划结构,充分延续村庄自然肌理、传承古井文化内涵,全面配套天然气、5G基站等现代化设施,让群众在社区生活得更加安心、舒心。

一草一木皆美景,美丽乡村入画来。近年来,宿豫区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坚持系统谋划,突出示范引领,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整治提升,奋力打造生态优美、产业兴旺、生活富足的乡村新样板。目前,宿豫区先后创建成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镇2个、示范村8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3个、美丽宜居村庄44个。

绿意田野,梦想交织的富民乐土

在宿豫区,产业发展与农旅融合如同双翼带动着这片土地上的群众走向更加宽广的天地。

沿着268省道来龙段一路向南,宿迁籼米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宿迁万亩籼米基地、苏北农业科技创新综合体串起了一条籼稻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创新研发及示范展示的农业“科技示范线”。

近年来,宿豫区立足资源禀赋,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促进新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设施农业向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从农业到旅游,从产业升级到科技应用,如今,宿豫区正用自己的方式,抒写着乡村振兴的丰富内涵,推进农旅融合,绘就“诗与远方”新画卷。

通讯员 蔡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高峰

校对 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