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用年假打卡了苏州和重庆,原以为同是南方古城应该差不多,结果被现实狠狠上了一课——苏州的吴侬软语撞上重庆的江湖码头,简直像琵琶曲里突然蹦出串唢呐,今天就掰开揉碎说说这两座城给我的冲击。
苏州的天气像块水灵灵的绿豆糕。春天烟雨把平江路泡得能掐出水,油纸伞在青石板路上滴溜溜打转;夏天闷得拙政园的蝉都趴在荷叶上罢工,但躲进耦园的茶室喝碗绿豆薄荷水,穿堂风一吹立马活过来。重庆的天气可就是个暴脾气,冬天雾锁朝天门,站在洪崖洞顶层看江,楼底下五十米全是"牛奶河";夏天太阳毒得能把解放碑地砖晒化,傍晚暴雨说来就来,轻轨从楼里钻出来冲进雨帘,活像《千与千寻》的海上列车。
苏州连公交车都带着股斯文劲儿,司机等红灯时还能和熟客唠两句评弹票价。地铁站名美得能写诗("烟雨桥站""蒯祥路站"),就是线路少得去趟金鸡湖得转三趟车。重庆交通简直魔幻现实主义,导航说"前方到达目的地",抬头发现目标在头顶二十层;李子坝轻轨穿楼而过时,总感觉楼里大妈在阳台上能顺手递碗小面。
苏州园林边的碧螺春要价35一杯,在小巷子找家老茶馆,6块钱能续水到日落。哑巴生煎20块8个咬开爆汁,但观前街的蟹粉小笼能贵出三倍价。重庆物价实在得感人,路边摊豌杂面7块二两起,洪崖洞背街的火锅店人均50吃到扶墙走。最划算的是交通茶馆,5块钱的沱茶能看半天老爷子下象棋,板凳腿都被茶客蹭出包浆。
苏州是把山水叠进骨瓷盘的艺术品,留园的太湖石在晨雾里像水墨未干,网师园夜游时一折《游园惊梦》唱得满池锦鲤冒头。重庆风景是泼墨大写意,磁器口吊脚楼歪歪扭扭长在崖壁上,千厮门大桥夜景亮灯时,整个渝中半岛成了镶满碎钻的军舰。zui震撼是武隆天坑,站谷底抬头看天生三桥,真觉得神仙打架时随手扔了块山。
苏州阿姨在我问路时能掏出老花镜帮你查地图,平江路旗袍店老板见你犹豫,会塞把缂丝团扇让你"带着拍照灵咯"。山塘街糕团铺的阿婆,看我买薄荷糕多瞄了眼猪油糕,硬是切了块塞给我试味。重庆人热情像滚沸的牛油锅,的哥听说我要去南山看夜景,直接拐道南滨路让我白嫖两公里江景;小面摊孃孃看我被辣哭,笑着舀勺冰粉扣我碗里:"妹儿莫虚,重庆辣椒哄人的!"
苏州的甜是能腌进DNA的,哑巴生煎的焦脆底、鸡头米糖水的糯、三虾面的鲜甜,连苏式绿豆汤都要放薄荷冰糖。重庆的辣是立体攻击,早上被红油抄手辣醒,中午让毛血旺辣出汗,晚上九宫格火锅辣到灵魂出窍。藏在居民楼的蹄花汤,凌晨两点还有划拳声,老板光膀子舀汤:"弟娃儿,胶原蛋白管够!"
这趟走完感觉苏州是绣娘手里未完成的双面绣,每个针脚都讲究;重庆是码头刚起锅的牛油火锅,咕嘟咕嘟冒着江湖气。要是想听评弹吃蟹、在园林角落找宋朝砖纹,闭眼冲苏州;要是骨头痒想被8D地形折腾、让辣椒打通任督二脉,重庆等你来练"辣骨神功"。反正我的味蕾已经分裂了,打算秋天回苏州啃大闸蟹,冬天到重庆就着江风涮毛肚,巴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