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市统计局相继发布“数说75年”高新区、滇池度假区、阳宗海风景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75年来,昆明砥砺前行、开拓进取,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1.56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7864.76亿元;工业企业数量从1953年的仅有21户,发展到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33户;2023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27073.51万人次,是1992年的65.7倍。从“西南边陲小城”发展成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从“历史文化名城”转变为“开放活力新城”,一幅创新活力充沛、融合发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人民生活充裕的昆明城市新图景徐徐展开。
因改革而进,因开放而兴。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昆明阔步向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2012年、2015年、2017年、2018年、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突破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6000亿元、7000亿元,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
昆明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产业蓬勃发展作为有力支撑。
昆明市高新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旅游等支柱重点产业聚集度最高的园区,成为全市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一极。
1992年,高新区、滇池度假区分别在黑林铺片区、海埂片区起步建设,随后陆续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度假)区,成为昆明最早的产业发展聚集区。自此,昆明开启产业引领、创新驱动的崭新篇章。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生根,一项项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昆明经济腾飞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高新区。资料图
32年来,高新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1992年起步时2.09亿元的园区总收入,到2011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全省首个总收入过千亿元的园区,到2018年园区总收入达2146亿元,再到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达3223.3亿元。利用园区的汇聚力,高新区构建立体创新生态体系,持续吸引高端人才、前沿技术、研发平台等创新要素加速集聚。2023年,高新区共拥有各类创新平台载体216个,云南省6个重点实验室中有4个落户园区。
建区之初,滇池度假区就将“生态立区”确定为科学发展的核心战略,把绿色理念贯穿于发展中,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实验区建设,在重要路段、节点打造具有度假区特色的生态绿化景观示范,持续提升辖区公园、生态湿地和湖滨绿地的品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同步提升。32年来,滇池度假区抓住国家重要发展机遇,与祖国同奋进、共成长,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发展。目前,园区内聚集了国家4A级景区、博物馆、专业化体育训练中心、星级酒店、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旅游度假业态,成为昆明旅游度假的首选之地。
滇池度假区。图源昆明发布
公园1903。图源滇池度假发布
在改革浪潮中大胆创新的“昆明标识”,还有阳宗海风景区。自成立以来,阳宗海风景区致力于发展实体经济,做大经济总量,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市场主体焕发出新的活力,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2023年,阳宗海风景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市6个开发区第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4.6亿元,增长2.53%,绝对值在全市13个省级园区中居第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市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3亿元,增长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3%;完成招商引资内资43.7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21万美元。阳宗海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辨识度”全面提高,竞争力、吸引力、影响力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阳宗海风景区明湖湿地。资料图
展望未来,昆明的园区将以开放、包容、时尚、现代之姿,坚定自信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时代的强劲东风下,乘风破浪,扬帆前行。
高新区
截至2023年,高新区拥有各类创新平台载体216个。
云南特色植物提取、贵金属、大观、疫苗4个云南重点实验室落户园区。
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2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4家。
培育上市企业12家,占全市37.5%、全省26%。
人才资源富集,总量约4万人。
滇池度假区
2024年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2%。
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8% ,其中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0.8%。
旅游总收入增长29.4%,旅游接待总人数增长19.1%。
阳宗海风景区
13年来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8个,协议投资总额超1000亿元。
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从2010年的13户增至2023年的50户。
工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0.9亿元增至2023年的38.6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010年的63.98亿元增至2023年的700.4亿元。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琳
美编:常悦
责编:莫开井 杨芮
编审:吴晨萍 李雪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