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约 | 这个清明,邀您共祭不朽英魂

旅游攻略 13 0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

珠江之滨,群山迤逦,云海苍茫;

销烟池畔,木棉花开,雨雾氤氲。

十余年来,

每逢这个时节,

鸦片战争博物馆都要开启

“清明祭——我们的缅怀”活动。

向英雄送上

最高的敬意和最深的缅怀!

在这英雄花开之春,

在这清明即将到来之际,

诚邀各机关、团体、

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等,

一同来到古战场上、

林公像前、英雄碑下,

和诗以歌,擦亮英雄记忆,

敬献以菊,共祭不朽英魂。

让百余年前的历史辉光

与如炬木棉交相辉映,

描绘出这片土地最美的春天。

为开展好清明祭扫活动,鸦片战争博物馆将向前来参与祭扫的单位团体提供场地支持、集中讲解等服务,欢迎提前预约。

电话预约:

0769 —85197173

(预约截止时间4月1号)

180多年前,民族英雄林则徐、关天培、陈连陞等爱国将士在珠江口畔的虎门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写下了中国军民捍卫疆土、奋起抗争、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页。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段风云岁月,铭记英雄故事,传承英雄精神。

林则徐(1785-1850)

字元抚,福建福州人,主张严禁鸦片的代表人物。因任湖广总督期间,禁烟卓有成效,1839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于广东禁烟,主持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同时,研究过有效的戒烟药方,使许多鸦片吸食者重获新生。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是鸦片战争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民族英雄,世界禁毒先驱。

关天培(1781-1841)

字仲因,号滋圃,江苏淮安人,清朝著名爱国名将,民族英雄。在任广东水师提督期间,全力支持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1841年2月6日,英军对虎门要塞发动总攻,关天培亲自指挥,面对英军猛攻,仍死守阵地,顽强抵抗,最终壮烈殉国。朝廷追谥为忠节,加封振威将军。

陈连陞(1775-1841)

湖北鹤峰县人,爱国将领。1839年驻守官涌,指挥官兵连续六次打退了英军的袭击和反扑。随后调守虎门沙角炮台。1841年1月,英军向大角、沙角炮台发起袭击,陈连陞父子率守军同英军力战,在后援无望、敌军迫近的危急关头,陈连陞老将军抽出腰刀,跨上战马,身先士卒冲向敌阵,不幸被排枪击穿胸部,壮烈殉国。他的儿子陈举鹏得知父亲遇难后悲痛欲绝,投水自尽。他的坐骑在他身边久久徘徊,后被掳至香港,不食而死,被誉“节马”。

节义之兵

在鸦片战争“沙角之战”中,大部分守台官兵为抵御英国侵略者而壮烈牺牲。战后,当地百姓冒着生命危险把无人认领的75名守台官兵的遗骸合葬于白草山麓,题名“节兵义坟”。“节兵义坟”是为国捐躯的清兵合葬墓,其外观呈拱形,通宽17.14米,通高9.4米,该墓共分为二级,第一级嵌有重修碑一面,第二级嵌有原碑一面,原碑上刻着“道光23年6月吉日”,下款是“节兵75位合葬”等文字。

义勇之士

1841年2月26日,英军进攻虎门第二道防线,上横档炮台的守军及乡勇奋力还击,大部分阵亡。其中有19名乡勇身负重伤,宁死不屈,集体投井殉国。战后,虎门民众集其遗骨就地安葬。1885年,清政府将其迁至横档岛山边筑坟安葬,题“义勇之冢”。1974年,迁移至林则徐销烟池旧址附近的山腰。

两次鸦片战争阵亡将弁名录(部分)

两次鸦片战争,让中国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让众多保家卫国的英勇将士牺牲了自己的性命。在海战博物馆《鸦片战争》陈列展览的尾厅,我们将有幸存留的部分阵亡将弁名录刻在墙上,告以世人,追思祭念。

活在平安祥和的当下,

追忆往日无数英雄志士的付出,

感恩今时的平凡英雄,

唯有时时珍惜,开拓进取,

以英雄精神养育后人,

以繁荣盛景抚慰先烈英灵。

谁说往事如风、流年如梦

木棉竞艳,英雄犹在

浩气长存,岁月峥嵘

邀您共赴烟雨中

一阕新辞颂英雄

一腔思念寄长空

不忘来时路

风雨踏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