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鱼故里,诗画鄂城,支点新篇

旅游攻略 11 0

千年吴都,空港新城。鄂州市鄂城区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古称“武昌”,是“湖北之根、武昌之源”,是闻名遐迩武昌鱼的故里 。这里,人文底蕴厚重与现代活力交相辉映,美食诱惑与自然灵秀相得益彰,是一处令人心驰神往的诗画乡愁之地。

西山武昌楼远眺,江水浩浩荡荡,蜿蜒迂回,山岚逶迤绵延,葱茏翠绿,云雾如轻纱般缭绕其间,恰似一幅浑然天成的淡墨山水画。鄂州城的全貌便尽收眼底,高楼林立,古建巍峨,城市的繁华与山水的宁静在此和谐共生,生机勃勃,诗意盎然,风景这边独好。

漫步古色古香吴都·乔街文化街区,仿若踏入一条时光回廊。青砖灰瓦间,身着古装的演员穿梭其中,三国吴都的遗韵悠悠流淌。在这里,非遗技艺与市井烟火激情碰撞,擦出绚烂的文化火花;实景歌舞演艺、沉浸互动狂欢,传统手工作坊与现代文创空间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共同构筑起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文化长廊。乔街自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总营业额达2700万元,成为鄂城文旅的新地标,还极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长港镇峒山村,从湖田垦殖村落,借助“土地流转 + 生态农业 + 乡村旅游”的创新模式,蝶变为乡村旅游胜地。村内绵延 4 公里的水杉林化身为充满野趣的栖客露营基地。游客于此,枕水听山,既可悠然垂钓,享受那份宁静与惬意;又能仰望星空,沉醉于浩瀚宇宙的神秘。乡愁记忆馆以四季流转为线索,通过老照片、农具和渔具等珍贵物件,静静诉说着村庄的变迁,让游子在“山水乡愁”展厅中,重拾那温暖而美好的童年记忆。

徜徉在地处鄂州、黄石、大冶三地交界的湖北省旅游名村——岳石洪村,满目金色的油菜花海,扑面而来春天的欣欣向荣。既可走进民俗场馆,体验打糍粑、剪纸、木雕等非遗技艺,品尝地道农家美食,感受浓郁的乡愁韵味;还有国柱文创园、木溪咖啡、清溪雅庄等时尚特色文旅项目,让人在田园间享受新潮而诗意的生活,获得身心的放松。千年文脉在文旅融合中重焕生机,让乡愁记忆成为城乡共富的精神纽带。

鄂城区以“武昌鱼”为核心,加快把文旅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打造特色文旅品牌,并转化为全产业链发展。武昌鱼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围绕武昌鱼开发的美食节、渔业文化体验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杜山镇三山村武昌鱼产业园的加速推进,将武昌鱼文化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让游客不仅能品尝到美味的武昌鱼,还能在智慧养殖基地亲身体验捕鱼的乐趣,深入了解武昌鱼的养殖、加工等过程。 “长沙水•武昌鱼”区域合作项目,以“水”为脉、以“鱼”为媒,挖掘鱼水文化内涵,探索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融合,与长沙水业携手推出“好水配好鱼”文旅套餐,扩大了品牌溢出效应,奏响了区域联动协作的序曲 ,也让“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诗词中的经典意象,实实在在地化作舌尖上的文化之旅。

作为空港新城,鄂城抢抓花湖机场和武汉新城两大省级战略,深度融入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建设,发展临空偏好型产业,共同争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依托悦科(湖北)数据中心二期、莲花山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布局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推动产业、项目、要素向片区和园区集聚,提升产业承载力,构筑起综合实力领先、科技创新先行、现代产业引领的重要支撑点。

鄂城区还以节庆为桥梁,将乡愁巧妙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的文旅产品。举办一系列特色节会活动,打响“武昌鱼故里,诗画乡愁地”的品牌知名度。一年一度的武昌鱼美食节,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客,齐聚一堂,品尝以武昌鱼为主角的各类美食,感受舌尖上的鄂城魅力。泽林旱龙舟文化节,那热闹的龙舟竞渡场面,展示着民间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碧石渡诗画莲花节,莲花绽放的美景与诗歌的韵味相互交融,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品味;汀祖镇低空飞行嘉年华,新奇刺激的低空飞行体验,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节会活动,不仅成为展示鄂城文化的窗口,更成为促进文旅消费、推动乡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吴天楚地鄂城雄,浩渺江湖气势融。古邑千年留史韵,新街十里展商隆。西山翠影千秋画,赤壁遗风万载功。且看今朝新貌起,山川焕彩韵无穷”。鄂城,是一阙无需注解的宋词——只需轻轻走近,便能读懂山河岁月馈赠的深情,触摸到那份独属于东方大地的温润与辽阔。鄂城,是梁子湖波光里荡漾的千年倒影,是武昌鱼鳞片上折射的文明辉光,是屹立龙蟠矶之上的“万里长江第一阁”,是庾楼、松风阁等遗迹的沧桑与荣耀,是南浦路的市井烟火,是人人皆可触摸的诗意栖居,更是长江潮声中永续绵延的生命诗行。

鄂城,正以“敢争第一、勇创唯一”的锐气,在服务湖北建成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征程中,以生态为底色、以创新为引擎、以民生为依归,让诗画乡愁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向新而行,向强发力,绘就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锦绣长卷,为湖北“支点建设”交出一份蕴含温度与力量的高质量鄂城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