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最早为清世宗胤祺作贝勒和亲王时期的府邸、清高宗弘历降生和成长之地,是雍、乾两代帝王的“在潜之居”。
清朝康熙三十三年(1694),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乾隆九年(1744),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其事务,并成为清政府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
雍和宫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以下是一份关于北京雍和宫的深度游览指南,涵盖历史、建筑、参观攻略及文化礼仪:
一、雍和宫的历史脉络
- 王府时期(1694-1744)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为四子胤禛(雍正帝)建造府邸,称「雍亲王府」。
1723年胤禛即位后,王府升格为「行宫」,改名「雍和宫」。
- 寺庙时期(1744至今)
1744年乾隆帝将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成为清政府管理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
1949年后经多次修缮,1961年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建筑格局与艺术珍品
1. 五进院落布局
1. 昭泰门:入口三座琉璃牌楼,中央匾额「十地圆通」为乾隆御笔
2. 天王殿:供奉弥勒佛、韦陀及四大天王
3. 雍和宫殿:主供三世佛,两侧十八罗汉(明代夹纻工艺)
4. 永佑殿:白度母、绿度母像(乾隆母亲钮祜禄氏礼佛处)
5. 法轮殿:宗喀巴大师5米高铜像,殿顶五座藏式镏金宝塔
6. 万福阁:18米高迈达拉佛(白檀木整雕,吉尼斯世界纪录)
2. 必看文物
- 木雕三绝:万福阁白檀大佛、法轮殿五百罗汉山、照佛楼金丝楠木佛龛
- 清代《甘珠尔》大藏经:108部藏文经卷,用金、银、珊瑚等粉末书写
- 乾隆御赐金奔巴瓶:用于藏传佛教活佛转世掣签
三、实用参观攻略
1. 基本信息
- 门票:25元(需提前1-7天在「雍和宫微信服务号」预约)
- 开放时间:
冬令(11-3月)9:00-16:30
夏令(4-10月)9:00-17:00
- 建议时长:2-3小时
2. 交通指南
- 地铁:2号线/5号线「雍和宫站」F口出(正门向南100米)
- 公交:13/116/117路「雍和宫站」
- 停车提示:周边车位紧张,建议公共交通出行
3. 最佳路线(中轴线深度游)
礼佛路线:
昭泰门→赠香处领香→雍和门殿(韦陀求事业)→雍和宫殿(平安)→永佑殿(祛病)→法轮殿(智慧)→万福阁(转运)→绥成殿(圆满)
文化路线:
西配殿→戒台楼→班禅楼
四、祈福礼仪须知
1. 敬香规范
- 免费领香处限领一把(约40支),所有佛殿统一三支香
- 持香左手在上,右手在下,高举过眉
- 明火不入殿,香炉统一燃香
2. 参拜禁忌
- 忌踩门槛(跨过时男左女右)
- 忌对佛像直拍(可拍建筑外观)
- 顺时针绕行经筒、佛殿
3. 特殊日期
- 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及藏历节日人流量最大
- 腊八节(免费施粥)、春节(抢头香)需提前预约
五、隐藏玩法与周边联动
1. 雍和宫彩蛋
- 古树奇观:
- 铜鼎院银杏(10月下旬金黄满地)
- 东侧「连理柏」(乾隆年间种植)
- 印章收集:法物流通处可盖「雍和宫」纪念章
2. 周边联动
- 文化路线:雍和宫→孔庙国子监(步行5分钟)→五道营胡同
- 美食地图:
- 雍和宫大街:新和小馆(三鲜锅贴)
- 国子监街:观夏(东方香氛体验)
- 五道营胡同:京兆尹(素食米其林)
六、摄影建议
1. 经典机位
- 万福阁仰拍(早9点阳光穿透飞檐)
- 法轮殿转经筒长廊(对称构图)
- 西侧红墙琉璃窗(下午光影最佳)
2. 设备提示
- 允许携带三脚架(禁止使用闪光灯)
- 无人机禁飞(属北京核心保护区)
七、注意事项
- 法物请购:
开光室每日开放(9:00-16:00),香灰琉璃手串最热门(需排队)
- 穿着要求:
避免短裙、露肩装,夏季备披肩
作为北京现存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不仅是宗教圣地,更是满、汉、藏文化交融的活化石。从王府到寺庙,从帝王家庙到百姓祈福之地,这座300年古刹始终见证着北京城的变迁。建议清晨前往,在香火缭绕中感受「龙潜福地」的独特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