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钱江湾
宁静的生活里,总有一种感动让人暗生情愫;不经意的瞬间,总有一种遇见让人喜出望外。从杭州飞达运城,比同行的团友们早到了二个小时。原本运城并没有安排什么景点,只是这次秦晋之行的一个中转之城。日落之前弥足珍贵的一个多小时刚好让我逮个正着。早已心存念想的七彩盐湖就这样与我不期而遇。
运城盐湖,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四大盐湖之一,自古以来就以“盐运之城”而得名。七彩盐湖离我们住的酒店很近,我从手机上查了,它南依中条山,北靠峨嵋鸣条岗,东连涑水瑶台,西接黄河古渡,打的到景区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
早在秦代的时候,运城就叫作河东郡,它的治所在安邑(即今夏县禹王城一带)。以后的两千多年,建置频繁地变换,但一直沿用“河东”这一称谓。到元代时,因盐运大兴,运城被称为“运司城”,简称“运城”。运城是一座真正因“盐运之城”而得名的城市。
运城的另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就是关公故里。天下关帝庙不知有多少,位于运城解州镇的关公故里,是我国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关帝庙,它的创建年代为隋开皇九年(589年),后来经过历代的扩建和重修,成为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被誉为“关庙之祖”。
河东大地作为华夏先民活动的舞台中心区域,演绎了许多生动神奇而丰富多彩的传说。据说四千多年前黄帝与蚩尤为争夺河东盐池而发生了“黄帝战蚩尤”的战争。至今在盐湖区内还真有个叫蚩尤的小村庄呢。
为争夺河东的珍贵资源盐池,黄帝分别与蚩尤和炎帝进行了两场历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最后黄帝杀死了蚩尤,赢得了河东盐池的控制权,掌管了中原地区的主要经济命脉,最终成为各部族的首领,获得了“中华始祖”的崇高地位。
我带着关于“七彩盐湖”的众多疑团,利索地叫了辆的士,朝它飞奔而去。走进盐湖景区,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一口口盐湖小池边,一二个团队的游客已经不多,剩下的主要是自驾游的周边来客,他们不赶时间,散漫地在湖边游弋。举目望去,盐池中阡陌纵横,泥泞小道蜿蜒。一部分的池水分外清澄,白云倒影浮于其上,另一部分的池水泛着深色的红晕。
也许是日落前夕阳余晖的映照,也许是池水中有许多藻类生存的本色,一阵微风吹过来,水面泛起阵阵涟漪,半是霓虹半含黛,分明散发着一股诱人的浪漫。
景区的人员告诉我,运城盐湖之所以出现七彩色,是由于在每年的夏季中,盐湖中的藻类和盐水虫迅速繁殖的季节,当它们出现大规模极聚集时,在阳光的直射折射下,气温上升水分蒸发,湖水中钾钠等成分浓度不同导致湖水变色,一般为红色或者粉红色以及绿色。温度的高低和藻类的多少导致湖水看上去色彩纷呈。
湖水在阳光的作用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绽放出各种不同的光芒,红如烈焰,橙似暖阳,黄若金秋,绿像碧玉,青如深海,蓝比晴空,紫似罗兰,这些色彩交织在一起,宛如调色盘上的各种颜料,随意挥洒在这一片大地上,构成了一幅幅令人陶醉的画卷。
这种精美绝伦的观感更多的来自纪录片。站在湖边,看不到这么壮观的景色。湖水中盐类的结晶体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那斑斓的色彩也随之波动,仿佛整个盐湖都在跳动着欢快的舞蹈。
眼下已错过了观看盛夏时节盐湖最为奇光异彩的好时节。据说每年逢收盐之际,盐田纵横如织,星罗棋布,四侧滩水浩淼,波光粼粼,沽白如雪的梯形硝堆,倒映于湖水之中,形成了“千古中条一池雪”的奇观。
临近傍晚的湖畔,由于少了许多的喧嚣的人潮,呈现出另一番神秘莫测的面貌。湖水变得深邃而幽静,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那些多种多样的色彩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宁静与祥和。静静地坐在湖边,聆听风吹盐湖水的轻微之声,感受心中的那份新奇和美好。
我的脑海仿佛穿越了千百年,耳边响起了舜帝当年在这一带吟唱的歌谣《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舜帝是上古黎民心中的一代圣君。他巡视河东盐池时,看到白花花满池的盐粒,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手抚五弦琴,抒发了对“南风”赞美和祈盼的朴素情感。因为盐湖地区夏日特别炎热,暑气如蒸,当南风骤起,天气转凉之时,盐民百姓必然面露喜色。这首歌谣唱出了运城盐池和人民生活关系。
这样类似的情感抒发,在白居易的《首夏南池独酌》一诗中,也有“熏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清凉的南风可以解民之愠,适时的南风则可以阜民之财。
我又仿佛听到宋代的大诗人王禹偁对盐湖的长长吟唱《盐池十八韵》。王禹偁在当地短暂做过官,十分了解河东盐农提盐的流程和劳作的艰辛,他在诗中说:“涿鹿城虽近,蚩尤血若何。”盐池紫红色的卤水在他眼中好像是“蚩尤血”,一下子将发生在运城盐池的“黄帝战蚩尤”的传说闪回到宋代。下面说:“有时红烂漫,是处白嵯峨”,红的湖水看起来非常浪漫,殊不知也能变成白花花的盐呀。
这些湖盐在历代诗人的眼中,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蕴藏着壮丽的自然景象。如元代诗人王珲在《盐池》中赞美:“解梁城下解盐池,万宝腾光夺日辉。”清代诗人严金清则形象地将盐花拟雪:“一湖斥卤光凝雪,廿里圆环水不波。”与今人看到的并无二致。
在盐湖梭巡漫步,我看到湖边建有许多个配套的服务设施,很纳闷,走近一打听才知,原来河东大盐和盐湖黑泥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已被精心打造成以“盐”为主题的室内康养体验项目,当地人叫盐湖“五绝”。哪五绝呢?就是温泉泡浴、盐水漂浮、盐雾清肺、矿盐理疗和黑泥养生。
之前我曾了解过,盐疗是与药疗、泥疗并列的中医三大传统保健疗法之一,唐代孙思邈将其作为养生健体的一种良方。死海盐疗是运城独有的河东大盐与现代科技高度结合的保健方法。
大致的方法是游客要平躺在温热的死海盐堆之上,最好将自己的身体藏进热盐之中,像海边沙滩上那样,充分利用死海盐渗透性强的特性,使各种矿物质渗透到人体里面,从而达到内病外治、调节脏腑、平衡阴阳的效果。环顾盐疗区域,大大小小的盐池有几十个之多。在一个集体大盐池里,我看到有游客将自己全身都被“腌”得严严实实了,只剩下五官露在外面,如此出众的“盐”值引来同伴们的纷纷喝彩。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漂浮馆里的盐水漂浮,一眼看到水体都是绛红色的,起初有一些担心和不适。当小心翼翼地在脖子套上充气的小枕头,慢慢在“水上漂”时,水的巨大托举力将身体轻轻托起,然后缓缓地飘移。这些的盐水取自盐湖腹地,经过了专业处理,盐水密度大,含盐量达30%,即使不会游泳,要想沉下去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从开始时的紧张焦虑,到接下来的心情放松随波逐流,闭上眼睛惬意地享受着这其中的美妙,觉得自己已漂浮在神奇的秘境里,忘却了所有的烦恼。
来到制盐游览馆时,我对盐湖的制盐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运城盐池最早的生产工艺是“天日曝晒,自然结晶,集工捞采”的自然作业方式。到了唐朝初年,制盐的生产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形成了“垦畦浇晒”的生产模式,就是俗称的“五步产盐法”。加上当时推行了鼓励盐业生产的政策,运城盐池盐产量得以大幅度增长,行销区域“西出秦陇,南过樊邓,北极燕代,东逾周宋”,供应到华夏20多个州。
所谓五步,是指制盐生产工艺中的“过箩、调配、储卤、结晶、铲出”五个步骤。这样做的好处是垦地为畦,人工晒盐,在卤水中搭配淡水,提高了盐的质量,并且加快了成盐的速度,一般只要一星期就可以晒制成一次盐。垦畦浇晒法一直沿用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比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海盐生产技术领先了近千年,难怪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汉学家李约瑟博士称之为“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活化石”。
近一个半小时的盐湖之旅,我虽然没有看到盛夏盐湖五彩斑斓的奇观,无法感受到来之前专门在《航拍中国·山西篇》中航拍的图景,但一点也不觉得失落。眼前的盐湖好比一个名角卸去盛装后的素颜模样,唯其清新自然,唯其触手可及,我才感觉真实了走近了一回七彩盐湖的内核里心,体验了它的自然和历史脉动。
七彩盐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广袤的河东大地上,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到自然风光的美丽与神奇,放松身心与盐湖共漂浮,还可以深入了解这片土地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底蕴。作为我国最古老的盐池之一,几千年的开发经营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盐文化游览基地,将使运城这座古城如夏日的湖光一样,更加熠熠生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