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青海的“七彩秘境”——中国西北地区旅游巡礼①

旅游资讯 36 0

中国西北涵盖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面积近310万平方公里。由西北联动内蒙古(6+1)文旅部门共同主办的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国际旅游推广活动正在火热举行,这项规模盛大的与世界交换风景,共迎新年游客的活动已成功举办三届,并吸引了全国各地、世界多国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解读西北地区的旅游魅力,西北旅游协作区秘书处借助Deepseek,今起刊发“中国西北旅游巡礼”,将陆续介绍西北各省区、兵团及所辖市州(师市)的旅游魅力,以此向旅游市场推广“丝绸之路•中国西北”,助力区域文化旅游繁荣发展。

大美青海的“七彩秘境”

青海,这片雄踞于世界屋脊的净土,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是时光最温柔的停驻。

这里,天空蓝得纯粹,草原绿得辽阔,雪域白得圣洁,河源青得深邃,花海黄得灿烂,还有那神秘的紫色与炽热的红色,交织成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画卷。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每一抹色彩,都承载着高原的灵魂。正如王洛宾在《在那遥远的地方》中唱道:“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青海的美,正是这样令人流连忘返。

青海的面积达72.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13,常住人口不足600万。正是这一巨大的反差,这里的色彩格外神秘。

青海喜迎2025”第一缕阳光”(化冰/摄)

天空蓝|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青海的天空,蓝得令人心醉。这里是离天最近的地方,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湛蓝的天幕仿佛触手可及,朵朵白云如羊群般悠然游荡。唐代诗人王维曾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青海湖畔,天空与湖水相接,水天一色,宛如梦境。茶卡盐湖的“天空之镜”,将天空的蓝倒映得淋漓尽致,仿佛天地之间只剩下这一片纯净的蓝。站在这片蓝天下,仿佛能听见风的低语,感受到时光的静止。

青海湖蓝冰之梦(何坤/摄)

草原绿|生命的辽阔与自由

青海的草原,绿得令人心旷神怡。祁连山草原、金银滩草原、青海湖草原……一望无际的绿毯铺展在天地之间,牛羊成群,骏马奔驰,牧民悠扬的歌声随风飘荡。王洛宾在《草原之夜》中唱道:“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这里是天然的氧吧,是心灵的牧场。青海的乡村、高原的原生态农牧业特产也是绿色的符号,健康食材供应链的代表。站在这里的草原上,仿佛能触摸到生命的脉搏,感受到自然的呼吸。千百年来,这里的草原见证了游牧民族的迁徙与繁衍,也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辉煌。

祁连山下草原湿地风光(海北州文体旅游广电局 /供图)

雪域白|圣洁的信仰与永恒

青海的雪域,白得令人心生敬畏。昆仑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巍峨的雪山终年积雪,银装素裹,气势磅礴。清代诗人纳兰性德曾写道:“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这里是江河之源,信仰的圣地。藏传佛教的经幡在雪山下飘扬,诉说着千年的信仰与虔诚。塔尔寺的酥油花,色彩艳丽,造型逼真,是藏传佛教艺术的瑰宝。雪域之下,景色随四季变化,色彩在交替中实现时间的更迭,那种水蓝花黄山青草绿与山巅白雪立体展现的壮美,正是“山宗水源·大美青海”的绝美底色。

万里长江第一湾(伊西罗周/摄)

河湖青|文明的摇篮与生命的律动

青海的江河,青得令人心潮澎湃。在飞机上俯瞰,江河溪流如大地的血脉蜿蜒纵横,世界长河之三的长江、黄河、澜沧江从这里发源,带着青海人民的祝福奔流向中华大地和东南亚多国。唐代诗人李白曾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青海是全国湖泊最多的省份之一,占到全国湖泊总面积的17.3%,0.5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439个,其中盐湖占全国盐湖总面积的近90%,青海湖为中国西北部的“气候调节器”和“空气加湿器”。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可可西里,永远都是令人向往的神奇秘境。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更是生态保护的典范。青海的水,清澈见底,仿佛能洗净尘世的喧嚣。站在无数的河源和上游区域,仿佛能听见江河的歌唱,下游的呼唤,着实让你感受到生命的律动。

花海黄|大地的诗篇与丰收的喜悦

青海的花海,黄得令人心花怒放。门源油菜花海、祁连山油菜花海、青海湖畔的油菜花海……每年夏季,金黄的油菜花铺满山坡,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壮美的田园画卷。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写道:“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里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是浪漫爱情的见证,更是丰收喜悦的象征。站在不同的花海之中,仿佛能闻到大地的芬芳,感受到自然的馈赠。特别一提的是,青海的油菜花开花晚、花期长、花域广阔。由于海拔与气候关系,这里的花期与内地形成了自然错峰,盛夏去青海看花拍花,已成为多年流传的时尚。

门源油菜花海(刘安青摄)

民俗红|热情的灵魂与文化的传承

青海的民俗,包罗万象,红得令人热血沸腾。这里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各民族和谐共处,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王洛宾在《青春舞曲》中唱道:“太阳下去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青海各民族传承久远的手工艺绣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热贡艺术、土族纳顿节、藏族雪顿节、西北花儿会、玉树赛马会……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展现着青海人民的热情与豪迈。在每一座山间、每一个湖岸、每一条大河、每一座城池,都仿佛能听见古老的歌谣,感受到文化的传承。

多彩民俗(伊西罗周/摄)

神秘紫|大地的瑰宝与未知的探索

青海的紫色,神秘而令人向往。这里是昆仑玉的故乡,紫罗兰色的昆仑玉晶莹剔透,温润如玉,被誉为“国玉”。还有那片辽阔而神秘、资源富集又色彩斑斓的柴达木盆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驼铃回响的丝绸之路、神秘高远的唐蕃古道以及黄河上游的河湟文化,都为青海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都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和发现,去体察未知的召唤。

七色太阳花(苏麻/供图)

青海,七彩高原,心灵净土。有你想要的诗和远方,有你向往的自由和宁静。正如王洛宾在《在那遥远的地方》中所唱:“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来吧,正在聚力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大美青海,2025年年1月1日已在青海湖畔,随着新年“第一缕阳光”冉冉升起向世界发出了邀请:欢迎国内外游客来青海湖亲睹七彩之美,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体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寻找心灵的栖息之地。

(来源:西北旅游协作区秘书处、2025第一缕阳光活动筹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