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汉月映山河,盛世三秦入画来——中国西北地区旅游巡礼⑤

旅游资讯 5 0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笔下的长安盛景,至今仍在秦岭云霭与黄河浪涛间回响。陕西,这片写满历史符号的土地,以20.56万平方公里的巨幅画卷,向世界展示着独属于自己的魅力。现在,让我们且随三秦大地的千年跫音,共赴这场文明与山河的交响。

陕西在西北地区位置图(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绘制)

千年古韵贯长虹

在中国的版图上,陕西位居最佳的中部,与晋豫蒙川渝鄂甘宁多省区为邻,是中国经纬度基准点大地原点和北京时间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由古至今,这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壮大,星罗棋布的历史遗迹,都在诉说着一个民族不同时期的历史故事。当晨光漫过西安城墙的雉堞,十四朝古都的时光卷轴次第展开。秦始皇陵的铜车马仍保持着“六王毕,四海一”的威严阵势,碑林博物馆里颜筋柳骨的字迹讲述着“挥毫落纸如云烟”的翰墨春秋。法门寺地宫的琉璃盏映照盛唐佛光,汉阳陵的陶俑阵列凝固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铁血雄风。登临丝绸之路世界遗产大雁塔极目,可见“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的现代演绎;入大明宫遗址,犹闻含元殿上“九天阊阖开宫殿”的朝贺余音。骊山脚下、汉江之畔、宝塔山前、浐灞湖岸,一幕幕旅游演艺震撼开场,分别讲述着“陕西自古帝王都”的历史点滴。不得不说,这片古老又年轻的三秦大地,已将五千年中华文明浓缩成可触摸的文旅史诗。

2025“第一缕阳光”照进秦始皇帝陵地下军阵(张天柱/摄)

山河共舞写春秋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华夏祖脉”大秦岭以陕西为中心东西延伸,如“父亲山”一般撑起了三秦脊梁,成就了“南长江、北黄河”的陕西水文格局。陕南与关中,分别有长江最大支流汉江、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在秦岭南北平行相伴。波涛汹涌的黄河,由北至南遇秦岭转弯东行,为三秦大地留下了丰饶与众多地质奇观。华山千仞绝壁擎天立地,太白六月积雪幻化仙境;黄河在壶口迸发“怒涛翻雪喷雷风”的磅礴气势,汉江碧水蜿蜒成“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陕南画廊。渭河平原“八百里秦川”成就了千年帝都传奇,由古都长安踏出的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至今仍熠熠生辉。秦岭与黄河在次对话,泼墨挥毫便是半部华夏地理志。

“第一缕阳光”下的西岳华山(冯春/摄)

十城星辉耀三秦

山河护佑的城市,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者。近4000万三秦儿女,在历史的守护与传承中,也正创造着新时代的辉煌。西安的钟鼓楼暮色里,现代霓虹与唐代宫灯在城墙根下对话;咸阳塬上,西汉帝陵的封土堆可遥望奥体中心的流线穹顶。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的何尊铭刻的“中国”二字,正见证着今天的传奇。延安宝塔山的灯光照亮红色新城,榆林镇北台与能源新都共沐长风,汉中石门栈道与朱鹮栖息地同绘生态画卷。安康瀛湖渔火映着高铁银龙,商洛金丝峡叠瀑奏响乡村振兴乐章。铜川照金牧场紫花苜蓿连天碧,渭南华山脚下现代农业园蔬果飘香。杨凌农科城的智慧温室里,后稷“教民稼穑”的古老基因正孕育着“禾下乘凉梦”的未来图景。陕西“10城1区”都是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在客源互动和扬长避短中共书万亿级文旅产业新篇章。

秦岭四宝科学公园里的大熊猫(化冰/摄)

激情岁月红色情

陕西是红色的沃土,延安十三年浴血奋斗史成就了一个伟大中国屹立于世界。杨家岭窑洞的油灯曾照亮《论持久战》的手稿,枣园海棠见证了“为人民服务”的誓言诞生。漫步延安革命纪念馆,巨型浮雕上的“转战陕北”场景令人想起“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豪迈;登上照金薛家寨,丹霞绝壁间的红军兵工厂遗址犹存滚烫温度。在直罗镇战役纪念碑前俯瞰葫芦河,仿佛能听见“谁敢横刀立马”的怒吼;于南泥湾稻田深处,仍能触摸“自力更生”的奋斗年轮。这片用小米哺育革命的土地,现已成为红色旅游的圣地,每天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和探秘。

延安•正月十五闹元宵(延安市文旅局/供图)

人间烟火醉乾坤

三秦大地的民俗如黄土般厚重,美食似山河般多彩。关中社火、陕北秧歌、陕南小调、民间技艺、民俗风物都浓墨重彩镌刻上了地域印记。关中老碗里盛着“面条像裤带”的豪爽,陕南蒸盆子藏着“汉水人家”的精细,陕北黄馍馍裹着“信天游”的炽热。永兴坊内,美食与非遗同辉;袁家村中,甑糕甜香勾连着盛唐记忆。潼关肉夹馍藏着“肥而不腻瘦不柴”的绝妙,榆林拼三鲜烩尽塞北风情,汉中菜豆腐浸润着江南烟雨。待老腔艺人吼破天际时,一碗西凤酒便化作了“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月光杯。

永兴坊的非遗绝活表演(高平/摄)

长歌未央待君来

当高铁穿越秦岭隧道群,昔日的“蜀道难”化作新时代的“通途颂”;当昆明池的七夕灯火照亮斗门水库,牛郎织女的传说便有了科技与生态的全新注脚。陕西,这片诞生过《史记》《黄帝内经》的土地,如今正书写着黄河流域、秦岭山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正如贾平凹笔下“暂坐长安饮醴泉”,何不循着杜牧“乐游原上望昭陵”的诗行,来陕西见证五千年文明与新时代浪潮的壮丽合鸣?这里的每粒黄土都沉淀着故事,每道山梁都回响着传奇——只待您推开时光之门,共赴这场永不落幕的中华文明盛宴。

昆明池的牛郎织女塑像(杨玉民 /摄)

(来源:西北旅游协作区秘书处、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活动筹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