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15日,以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以下简称“广东省临委”)等红色资源促文旅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活动在深圳市大鹏新区举办。中共党史、思政教育、旅游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大咖齐聚美丽山海,参观研学线路,共话如何深挖广东省临委等红色资源,助力文旅高质量发展。
共建合作签约
活动重点介绍了广东省临委“一馆九址”红色文化研学基地的整体规划,发布了大鹏新区全域研学游地图,与深圳市改革开放干部学院,武汉大学主流意识形态研究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企事业单位代表签署大鹏新区红色研学共建协议,为大鹏新区红色导游代表颁发证书,举行大鹏新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暨文旅高质量发展特邀专家聘任仪式,聚力推动大鹏新区红色研学产业发展。
红色导游代表颁证
本次活动由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中共深圳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大鹏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办。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学习出版社原社长董俊山,深圳市大鹏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孟锦锦出席。
研讨会现场
红色资源点燃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串联“一馆九址”,打造研学游高地
位于深圳市东南部、三面环海的大鹏新区,是拥有顶级山海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胜地,更是诞生过抗日英雄和改革先锋的红色热土。这里现存共127处红色遗址,包括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大鹏所城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抗战时期,广东省临委在此成立,成为党领导华南抗战的指挥中枢。改革开放后,大亚湾核电站、比亚迪等在此出发,开创了改革开放史的多个第一。
广东省临委及其领导下的东江纵队是广东和深圳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创造的历史功绩,已成为深圳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开展红色教育的重要载体。
大鹏新区高度重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成立红色工作专班,提出“系统思维、精品战略、产业牵引、思政赋能”的总体思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推动以广东省临委为主题的“一馆九址”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建设。全面调查和评估辖区红色资源,组织专家学者加强研究阐释,每年制定重点项目清单,每个项目由一名区领导牵头抓,以项目化、清单化推动红色资源梯次修缮利用,“一址一策”做好红色旧址保护利用,按照“策划一批、落地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打造独具大鹏特色的红色文化场景和产品。
同时,大鹏新区注重产业牵引,将本土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与山海、生态等独特旅游资源有机结合,以创新化、市场化、产业化理念,规划红色研学路线,加强与革命老区党校和省内外相关干部学院的战略合作,共建党员干部教育教学基地,发展红色研学产业,打造深圳红色培训和研学高地。
大鹏新区持续深挖活用广东省临委等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教育、发展全域红色研学的创新实践也得到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大鹏新区对广东省临委的保护非常好,设计的‘一馆九址’红色研学基地非常系统、周全,开发的研学线路也很丰富、生动。”广东省委党校党建部主任、教授梁道刚表示。
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二级巡视员林益表示,近年来,大鹏新区开展的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系列举措为广东省临委遗址的保护利用、传承红色基因营造了良好氛围,并且在此基础上打造以广东省临委为主题的“一馆九址”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对于提升遗址保护和利用级别,充分发挥思政育人作用有重要意义。
“对广东省临委历史这方面的研究,大鹏新区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影响不断扩大。”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表示,“深圳市、大鹏新区很重视广东省临委等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既认识到其中的历史意义,又认识到要运用红色资源来推动现实发展,包括发布的重要学术成果,深入阐述了广东省临委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的重大意义,并形成书籍、电视影像等成果,挖掘出了大量故事等。”
参观
各界大咖共话文旅新业态
建立专家“智囊团”,研学游共建强联动
“当前,深圳正以改革开放为主题,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迫切需要广大专家学者为我们建言献策、把脉指向。同时也希望大家充分发挥自身影响力和号召力,积极宣传推介深圳、支持帮助深圳加快高质量发展。”深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吴振兴表示。
研学游产业是教育、科研、文化、旅游等跨界融合发展的新业态,需要多方联动、聚势共赢。
本次专题研讨活动上,专家大咖聚焦广东省临委的历史贡献与深圳改革开放的内在逻辑、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研学产业路径探索两大主题,开展全方位深入交流探讨、出谋划策,为大鹏新区讲好红色故事、创新发展形式、促进业态融合、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好想法、好思路,汇聚强大智囊团力量。
“当前,深圳正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以走在前列、勇当尖兵的担当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需要从广东省临委、东江纵队等本土红色历史中汲取智慧、力量。”深圳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主任牛长涛提出,“深圳市、大鹏新区应该结合新的时代特点,进一步做好广东省临委红色资源研究开发利用工作,让丰富厚重的深圳本土红色历史更好地立起来、活起来、用起来,为推动深圳奋力建设好新时代经济特区、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贡献智慧力量。”
广东省委党校党建部主任、教授梁道刚提出,深圳市委、市政府应该将广东省临委遗址打造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基地、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二级巡视员朱昔群提出,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广东省临委领导的华南地区的革命斗争和深圳的改革开放中的共同基因;中国旅游研究院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韩元军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创新大鹏新区红色旅游的时代表达进行发言;学习出版社原社长董俊山分享如何让红色旅游资源成为双向奔赴的高质量发展品牌,并使之响起来、活起来、美起来、火起来、亮起来;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提出,大鹏新区应进一步深化研究提升广东省临委历史的影响力、加强对广东省临委红色资源的转化利用、争取更高水平活动在大鹏新区举办等建议。
以此次“头脑风暴”为开端,8家企事业单位代表与大鹏新区党工委党校签署研学共建合作协议。同时,大鹏新区聘请一批党史、思政、旅游等专业领域的专家大咖,作为大鹏新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暨文旅高质量发展特邀专家,为大鹏新区保护利用红色资源、发展研学旅游、助力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不断扩大大鹏新区红色资源挖掘保护利用的影响力,增强红色文化感染力,推动红色精神入脑入心。
参观
文旅融合打造大鹏新IP
全域研学游大鹏,红色导游聚合力
本次专题研讨活动上,大鹏新区正式发布全域研学游地图,覆盖红色血脉研学之旅、改革传承研学之旅、蓝海星辰研学之旅、绿美生态研学之旅、国潮非遗研学之旅、时尚文化研学之旅、侨乡寻根研学之旅、思政教育研学之旅、古树探秘研学之旅、社区治理研学之旅十大特色主题,首批打造18条精品线路、65堂精品课程,推介大鹏新区丰富多彩的研学旅游资源。
研学游地图
“接下来,我们还将在景区景点、研学点、党群服务阵地以及酒店、地铁站等场所免费发放,让更多的人能够一图在手,尽情研游大鹏。”大鹏新区组织人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此之外,大鹏新区实施讲解员提升计划和红导游培育计划,持续加强红色文化专兼职讲师队伍建设,从机关、街道社区、企业、社会组织、媒体等多渠道,培育遴选了一批“政治思想好、知识储备好、讲解服务好、示范带头好、社会影响好”的红色导游,并为其颁发相关证书。
这是大鹏新区将本土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与顶流山海生态资源有机结合,培育打造大鹏红色IP的创新举措。大鹏新区正深化文旅融合,将顶流山海资源和深厚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新热点,以文旅供给提质讲好大鹏文旅高质量发展故事。
2024年是“大鹏旅游高质量发展奋进年”,大鹏新区全面落实市委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部署,坚持以KPI考核为总牵引,全力构建上下左右高效联动的旅游发展格局,坚持一体化全链条做好旅游规划,积极对接全球高水平规划机构和专家,把大鹏作为一个“大景区”整体系统规划,高标准编制《东部国际旅游度假区产业空间一体化规划》,形成“1+1+6+7+N”综合旅游规划体系,全面优化完善大鹏旅游发展布局,坚持政策引领,率先制定“酒店民宿专项规划+住宿业专项扶持政策”,形成贯穿全年的节庆文旅促消费方案,以节促旅激活消费新潜力,坚持以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为引擎,密集调度全面推动乐高乐园、金沙湾国际乐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加快推进中旅开元森泊度假乐园、奥飞娱乐等项目落地,成功引进地中海俱乐部、德国途易TUI等多个国际知名酒店品牌落地,坚持以城市综合营销和旅游推广为抓手,突出“旅游是风景”到“旅游是生活”的转变,分阶段策划“发呆季”“民宿宠客季”主题营销,全力打造独具魅力的旅游品牌。今年1—9月,大鹏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分别达到1470万和87亿元,同比增长15%和21%,旅游人次、旅游收入、过夜率、入境率4项指标均创近5年新高,“大鹏是一种生活方式,让山海不再遥远”已成为湾区旅游新风尚。
接下来,大鹏新区将联合文旅公司、酒店民宿等民间资本和经营主体,推动红色旅游与山海观光、红色研学、民俗体验、特色餐饮等有机结合,活化红色文化街区,谋划引进红色文旅项目,开发集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红色文化衍生产品,以文化IP赋能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并且在机场、口岸、高铁站、地铁站及往返大鹏公交车上放置大鹏红色旅游地图,在景区、酒店民宿等因地制宜设立“党史图书角”、摆放红色旅游宣传折页,营造浓厚红色文化氛围,激发红色资源的“乘法效应”,全力打造具有大鹏特色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努力为深圳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贡献大鹏力量。
一场党建引领凝聚社会各界合力的创新实践、一次大咖学者“面对面”共话发展的研讨活动,是大鹏新区全面挖掘广东省临委等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打造服务全市、辐射全省的广东省临委教育资源集中承载区的重要实践,也是大鹏新区融合红色文化、蓝色海洋、绿色生态等丰富资源,发展全域研学游产业,促进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探索。
文、图|蒋佳元 杨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