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有害生物防治标准操作规程(SOP)

旅游资讯 11 0

一、目的

规范酒店病媒生物(鼠类、蜚蠊、蝇类、蚊虫)防制操作流程,确保有效控制病媒生物危害,保障人员健康及食品安全。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酒店客房、餐饮区、厨房、仓库、地下室、公共区域及外环境等所有区域的病媒生物防制。

三、防制原则

1. 环境优先:以环境治理为核心,清除孳生源。

2. 物理防治为主:优先使用防鼠/蝇设施、粘捕装置等物理手段。

3. 安全用药:必要时选用低毒、高效卫生杀虫剂/杀鼠剂,符合国家标准。

4. 全程监控:定期调查评估,动态调整防治策略。

四、操作程序

(一)环境治理

1. 室外环境

- 清除垃圾、杂物,修剪绿植,硬化地面,填平坑洼。

- 疏通排水沟/管井,清除积水容器(轮胎、瓶罐等)。

- 垃圾暂存处配备密闭容器,日产日清。

2. 室内环境

- 封堵管线孔洞(缝隙≤6mm),修缮破损墙面/地面。

- 厨房/餐厅保持清洁,食品密闭存放,餐后及时清理残渣。

- 库房物品垫离存放,定期清理积尘。

(二)防护设施设置

1. 防鼠设施

- 门窗缝隙≤6mm,木质门底部包300mm金属板或设600mm挡鼠板。

- 排水沟/管井加装栅栏(栅条间隙≤10mm),地漏加盖。

- 食品库房入口设600mm挡鼠板。

2. 防蝇/蚊设施

- 出入口安装风幕机或防蝇胶帘(底部离地≤20mm,重叠≥20mm)。

- 外窗安装纱窗,排风扇加装≥16目防虫网。

- 景观水体加盖防蚊网,储水容器密闭。

(三)鼠类防制操作规程

1. 化学防治

- 室外隐蔽处设置毒饵站(盒),警示标识清晰。

- 地下管井悬挂杀鼠蜡块,潮湿区域优先使用蜡饵。

2. 物理防治

- 厨房/垃圾房周边布放捕鼠笼(夹)、粘鼠板。

- 设备间/地下室定期检查粘鼠板,每周更换1次。

3. 毒饵管理

- 绘制毒饵站分布图,每周检查补充,避免儿童接触。

(四)蜚蠊防制操作规程

1. 物理防治

- 货品入库前检查,防止携带卵鞘。

- 干燥区域(吧台、柜橱)布放粘蟑纸,每周更换。

2. 化学防治

- 缝隙/孔洞点施胶饵(如冰箱、电控箱周边)。

- 滞留喷洒按GB/T 31715执行,避开食品接触面。

3. 后续处理

- 清除蟑迹(尸体、卵鞘),保持环境清洁。

(五)蝇类防制操作规程

1. 室外控制

- 垃圾暂存处周边布放捕蝇笼,滞留喷洒周边灌木/墙壁。

2. 室内控制

- 厨房/餐厅安装粘捕式灭蝇灯(禁止电击式悬挂于食品区)。

- 垃圾临时存放点使用粘蝇纸。

3. 药物喷洒

- 出入口/通道按GB/T 31715实施滞留喷洒。

(六)蚊虫防制操作规程

1. 孳生地处理

- 景观水体放养鱼类,小型积水容器每周换水。

- 地下管井投放灭蚊幼药剂(如苏云金杆菌)。

2. 成蚊控制

- 绿植/灌木区域按GB/T 31714实施空间喷雾。

- 地下室/管井滞留喷洒处理。

五、安全注意事项

1. 药剂选择:使用具备“三证”的合规药剂,禁止剧毒药物。

2. 操作规范:施药人员需持证上岗,穿戴防护装备。

3. 存储管理:药械独立存放,标识清晰,专人管理。

4. 记录追溯:记录药剂名称、用量、施药区域及操作人员。

六、效果评价

1. 评价指标

- 密度控制:参照GB/T 27770-27773中C级及以上标准。

- 设施合格率:防鼠/蝇设施合格率≥95%。

- 密度下降率:计算公式:381435410(+V)

2. 评价周期

- 防制后7日内复测,后续每季度定期监测。

七、记录与存档

1. 使用附录C表格记录鼠类、蜚蠊、蝇类、蚊虫侵害情况。

2. 保存防制方案、用药记录、效果评价报告,存档≥2年。

八、附录

1. 防鼠设施设置场所(参照标准附录A:) 381435410(+V)

2. 防蚊蝇设施安装要求(参照标准附录B) 381435410(+V)

3. 病媒生物调查表(参照标准附录C表C.1-C.4)381435410(+V)

编制人:XXX

审核人:XXX

生效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此SOP全面覆盖环境治理、设施设置、各虫种防治流程及安全要求,确保酒店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规范化与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