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文:合浦石康塔——沧桑于表,风光不再

旅游攻略 12 0

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一份修塔文档《广西合浦文昌塔保养维修设计方案》,原来在2017年的时候,广西合浦县开展了一项对县内文昌塔的维修工程,维修完成后,文昌塔重新成为合浦的地标,成为向外展示合浦文化的名片之一。

不过,合浦境内另外还有一座古塔,即石康塔,早前看网友上传的照片,保存状况一般,沧桑而破败,略显凄悲之感,但又好像查到有消息说在早几年,合浦县当地有识之士发出呼吁,并提交出《关于抢救性修复石康顺塔的建议》的议案,希望保护好这一地方历史遗迹。

又另据查到的后续信息介绍,在2021年底,石康塔得到专项资金的修复,重现昔日七层高的旧时模样,至于现在修成什么样了,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没有去过合浦,网上也少见最近日期的石康塔的照片,这就不清楚了。

石康塔,合浦县境两大古塔之一,位于合浦县城东北的石康镇顺塔村。始建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比文昌塔建晚十二年,据文献资料查询,最初的石康塔高七层,八角空心,从底向上收拢,内部原有阶梯盘旋而上,后来,在1962年公布为合浦县文保单位之一。

不过,关于石康塔,文献中的记载并不多,现在网上的的各种文章在介绍石康塔的时候,说法不一样,有些人文故事就是“张冠李戴”,把今天合浦县城边文昌塔的历史往石康塔上套;还有的就是后人平白生出的塔故事,这就有点看不明白了。

那仅有的文史资料中,记载的石康塔又是怎么样的呢?

按现在查到的一些文史介绍,石康塔,又叫顺塔。因为在以前,南流江流过此地,时代中水路繁华,地方繁盛,人们在此地修塔护航,祈愿行船安全平顺,故名顺塔,后因南流江改道,塔下已无航,“顺”意渐远,只记地名石康,故又称石康塔。

这也是比较广泛的石康塔认识,那石康塔真正的建造原因是什么呢?

这就另有故事了。

今天石康镇,在明代初以前,为县级行政,是石康县县治所在,石康县建制于五代南汉时,后一直隶属于“廉州”,可以说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和与合浦县是同级单位,两个地方发展相当,各有所长。

但在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因为当时的广西地界发生了大规模的“瑶乱”(明清史籍称之为府江八寨之乱,藤峡之乱),石康县被侵占一段时间,待官府重新掌管地方时,顺势改制地方,由此,石康县被取消,并入合浦县,成为合浦县的一个“圩镇”。

行政地位的改变,虽然水路依然,但发展起来,石康则渐渐有所落后于合浦。

在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当时的廉州府城合浦县城依据风水堪舆之说,“因县西南无岗,并县江水斜流”,致使地方不富,科举不兴,于是申请建起一座风水塔,一是镇水,二是兴文,建成以后,定名为:文昌塔。

但是,在那个时代,石康地界可以说是合浦县境内文脉最为深厚的地方之一,据地方志所载,明之一代,合浦县境近二百年科举考试中,石康区域中举人,进士之类占比相当高。

石康的乡绅见府城建起文昌塔,作为合浦文脉最深之地,自然也不甘于落后,为定文脉地位,于是在天启五年(1625年),也向官府提出建塔之议,巧合的是,当时合浦县正有计划重建县学,兴文风,盛科举,理念相同,那就顺势同意了石康建塔之请。

更为巧合的是,从地理环境来说,石康圩与合浦县城的风水格局有很大的相同之处,同样是有个斜出水口,正好,石康圩西南方的高岗有个叫基隆墩的地方,那里正有一座龙兴寺,塔,寺,岗正好是建塔的绝配,于是,在龙兴寺范围建起一座塔。

关于这次建塔,崇祯三年(1630年)时,地方曾为石康塔立过一碑,应该介绍了建塔的一些缘由故事,只可惜,在明末清初之际,此碑“被毁”,后人就没法了解当时的情况了。

而到了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当时的廉州知府周硕勋路过石康时,有一位老僧人把保留的碑文拓片呈给他看,他写下了《书石康塔碑后》一文,由此,人们可以了解石康当年建造的故事一二。

据周知府了解,石康塔建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得到当时诸多石康乡绅贤达支持,但当时不知何因,没有立塔碑记,直到几年后,崇祯三年(1630年)时,才请由时任合浦知县胡可成为石康塔撰写碑文。

明明石康塔有着浓厚的“祈文运,望人才”的含义,也是是一座以“文意”为重的石康塔,本身也文塔的造型,为何又没有以“文昌”,或是以“偏文”的名字为名呢?

这就和石康当时的经济地位有关了 。

自宋代以来,今天北海一带盐业发达,盐场很多,生产出的盐,依托南流江漕运往北,而盐是历代朝廷严格管控的“战略物资”,正如如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一书中记载:“广右漕计,在盐而已。盐场滨海,以舟运于廉州石康仓。”这就标明了自宋代开始,石康的盐业水运就十分重要,地理上的水运优势,自然使其成为重要的经济物流通道。

沿海盐场出的盐一般都堆于石康,再由石康分发各处,由此,南流江边的石康成为南海盐的重要中转站及仓储站,同时,盐及相关的产业,也就成为了石康的重要财富来源。

那古人讲风水,明代建塔的时候,自然的就希望镇水口的石康塔,能一塔多意,不光能兴文脉,还能“聚财富”,那自然希望这座风水宝塔也能护佑往来于南流江的商旅货船,能平顺,顺意,顺畅,顺风,顺水,顺人意。

同时,塔建于江边,海盐由南流江往北,看到石康塔,也就知道顺利到达石康仓了,于是,石康塔也就有了“顺塔”之名。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石康塔历经沧桑,立于原地,见证了南流江的改道而去,也见证了地方盐业的兴衰,石康三四百年的地方变迁。

不知是否依然保留初心,依然顺意呢?

读史知今,宣传广西各地历史人文,展示地域风貌,讲述广西的旧事,新事。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