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桃村涅槃蝶变—陕西安康紫阳县城关镇探访一

旅游资讯 14 0

新桃村涅槃蝶变—陕西安康紫阳县城关镇探访一

记者杨大元|张洪权|田超

《新桃赋》

汉江玉带束云腰,并镇连村涌碧潮。

金芽淬火千畦醒,香椿凝露万壑娇。

茶山叠翠翻金浪,蚕室织春落雪绡。

雏凤初鸣惊月魄,肥豚酣卧枕虹桥。

廿年合璧珠联契,九转移星斗转构。

云楼尽纳千山客,契约同耕一水谣。

淬刃磨镰传绝艺,裁云绣锦赴重霄。

锦绶垂膺彰德范,琼枝绽蕊破尘嚣。

菜畦流转炊烟续,薪火相传瘴雾消。

莫道桃源无觅处,江村夜夜涨春潮。

日前,记者一行来到了安康紫阳县城关镇的新桃村,开启一场探访之旅。曾经的新桃村,就像一只被束缚的蝴蝶,道路狭窄破旧,房屋杂乱无章,产业发展也十分滞后。村民们守着一方土地,却难以过上富足的生活。但如今,新桃村实现了涅槃蝶变。

【桃香入地名,乡愁化春泥】

新桃村的名字,像一枚褪色的桃花书签,夹在时光的扉页里。昔年桃园繁盛时,春风一吻便掀起漫天花雨,如今虽不见灼灼其华,但“新桃”二字仍如古树年轮,镌刻着土地与生命的约定。老辈人说,桃园虽逝,根系却化作滋养乡土的春泥,在新时代的土壤中悄然孕育新芽。

【溪流汇江河,阡陌织经纬】

若将村庄比作溪流,新桃村的版图便是百川归海的寓言。1984年,曹家坝与新华两股清泉初次合流;1999年,荷叶、大树的潺湲水声加入和弦;2015年,马道村的碧波最终汇入,终成今日浩荡江河。每一次合并都似金线穿梭,将散落的珍珠串成汉江畔的璀璨珠链,在城关镇的襟袖间熠熠生辉。

【老树抽新芽,沃土生金枝】

乡村振兴的春风掠过山岗,吹醒了沉睡的茶田。老茶园如同被注入琼浆的古琴,在农人的巧手下重奏高山流水;香椿林似绿色焰火直冲云霄,每一片嫩芽都饱含破晓的朝气。鸡舍猪栏里跃动的生机,宛如大地谱写的丰收奏鸣曲。技能培训课堂亮起的灯火,则像星子落入凡尘,照亮外出务工者闯荡四海的征程。

【新枝栖凤凰,共织锦绣图】

新桃搬迁社区犹如金丝楠木筑就的暖巢,安放着来自15个乡镇的“迁徙之翼”。千户人家在此落地生根,与原著村民共执环境整治的银梭金线,将“相互监督”机制织成细密的蜀锦。汉江的波光映照着楼宇,移民们的乡音与本地俚语水乳交融,谱写着新时代的《桃花源记》。

【群星耀山乡,清风涤旧尘】

2023年的表彰盛典,似银河倾落山坳。优秀党员如北斗引航,文明家庭若明月生辉,“好婆婆”“好媳妇”化作织女星与启明星,在道德天幕上交相辉映。“治风”行动恰似山间穿堂风,卷走陈规陋习的枯叶,让淳朴民风如雨后竹林般青翠欲滴。这些精神火种,正以燎原之势点燃乡村振兴的文明炬火。

【结语:江涛拍岸处,新桃正夭夭】

今日新桃村,恰似汉江畔的凤凰木——深扎历史根系,舒展时代新枝。王华支书带领村民耕耘的,不仅是茶山椿林里的“绿色银行”,更是流淌着人文温度的“精神富矿”。这里既有搬迁户菜园里水灵灵的民生温度,也有山顶远眺时云卷云舒的诗意栖居。当第一缕晨曦染红江面,新桃村的故事,正如同岸边永不疲倦的浪花,永远向着辽阔的前方奔涌。(记者杨大元张洪权田超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