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辽西走廊文化有个约会| 见证“历史伤痕” 激发爱国热情

旅游资讯 17 0

10月15日,“千年古道 诗书之路2024中国著名作家辽西走廊文化行”来到辽宁省阜新市,活动一行人参观了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

工作人员介绍说,纪念馆是东北地区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处日本侵华时期死难矿工罪证遗址。

1968年,阜新矿务局发掘整理出日伪时期的3个群葬大坑,并按原葬形态在遗址上建起两座展馆,建立起了纪念馆前身——阜新矿务局阶级教育展览馆,1970年更名为阜新矿务局矿史展览馆,1992年更名为阜新煤炭博物馆。至2007年10月1日,由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移交给阜新市人民政府,阜新煤炭博物馆正式更名为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

据介绍,遗址内现建有阜新万人坑遗址陈列馆、抗暴青工遗骨馆、死难矿工遗骨馆三个主要展馆,建有纪念碑、纪念碑广场、百骨厅、游客中心等建筑和设施。馆藏革命文物193件。其中,遗址陈列馆面积1252平方米,主题为掠杀·抗争,通过文物、雕塑复原场景以及油画的有机结合,生动再现了日本侵略者在阜新期间所施暴行以及阜新劳工的悲惨境遇的历史场景。展览综合运用先进的陈列展示手段,融真实性、可观性、形象性于一体,对历史复原与再现,深刻揭露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见证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

抗暴青工遗骨馆面积1200平方米,埋葬的是当年在新邱下菜园子关押的特殊工人组织的暴动失败后被残杀的137名抗日志士。此馆是万人坑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烽火特支——阜新特殊工人抗日斗争主题展》,展示了1931年至1945年日本侵占阜新时期,被强制押送到“满炭阜新矿业所”的“特殊工人”,从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中转入到敌人严酷统治下的后方,在秘密组建的中共特别支部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死难矿工遗骨馆面积2380平方米,分为南北两个群葬大坑,裸露遗骨110具,其中北坑遗骨58具,南坑52具。1936年至1945年间,日本侵略者侵占阜新期间,为了掠夺阜新煤炭资源,在附近省市招骗了大批劳工来阜新挖煤,日本侵略者疯狂采取“人肉开采”政策,即“要煤不要人”的做法,不管工人死活逼迫矿工下井挖煤,造成大批矿工死亡。在南面大坑矿工遗骨堆里有一具遗骨最具有代表性,遗骨呈向上爬形状,双臂向上,双脚后蹬,头部微扬,证明这个矿工在还没有死亡的情况下就被拉到这里活埋,足以证明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狠毒。

如今,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阜新万人坑”已成为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