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聚过后,何以续航? | 山水洲城记

旅游资讯 13 0
刚刚过去的国庆,伴随着出游需求的集中释放,第三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不断发挥长尾效应。10月依旧是长沙各色会展活动的高峰期,2024中国新媒体大会、长沙马拉松赛、第五届“长沙·中国1024程序员节”……各种节会展会、体育赛事等齐发力,或按照各自节奏“此起彼伏”,或同时在城市T台“争奇斗艳”。难怪有人说,“‘会’聚长沙”早已成为与“网红长沙”齐名的知名IP了。

然而当热闹散去,应该有所思考:我们是否真正从这些活动中获得了持久的发展动力?“流量”到“留量”的转化成果如何?是否真正实现了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登天心阁而知古长沙。百年前,这里是湖南历史上首座市民公园;百年后,天心区以承接第三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对天心阁实施全面提质改造,并推出夜游天心阁项目,打造全省首个光影公园。

所谓一叶知秋,其实,从长沙文旅大会中我们便可以窥见这座城市“会”聚人气与流量的通关密码。

——从展示风景到搭建场景

今年长沙的旅发大会,有三个重点项目值得玩味:天心阁光影公园、西文庙坪首开区唐家湾片区、长沙油脂厂工业遗存改造项目。可以看出,它们都不是传统意义上展示风景的景点,而是搭建场景的沉浸式体验,从中可以感受长沙历史文化、市井文化和工业文化的魅力。

从风景到场景,抓住的就是游客的体验需求。它拉长了游的时间、拓展了乐的空间、增强了游客的异地融入感,提供的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奇妙互动。

天心阁光影公园内,市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王志伟 摄

——全域旅游,随客自取

国庆假期,长沙发布了家国情怀游、都市休闲游、登高品秋游、亲子欢乐游、寄情山水游等5条国庆假期精品旅游线路,每条路线都列出游玩亮点、当地美食、特色民宿等信息。此外,长沙还推出“跟着民宿去旅行”自驾旅游线路,串联起散落的文旅资源,满足广大游客“既想、又想”的多样化需求,打通景点旅游与乡村闲游的“次元壁”。这就相当于为游客从热门景点到“奔县”“游村”打辅助,随游客自取,任其叠加个性选择。

——每一次抵达都是“宾至如归”

借着旅发大会举办的契机,长沙发布了《“游客满意在长沙”服务规范》系列标准,内容涵盖旅游景区、旅行社、住宿餐饮、文博场馆和旅游交通5个部分。特别是有效解决了不少游客的旅行“槽点”,比如维权赔付难或慢、节假日商家乱涨价、旅游自驾不熟悉路况而轻微违章等问题。这一标准化、精细化的服务规范,无疑让更多游客来长沙旅游消费有了“定心丸”。

国庆期间,在长沙国金中心、太平老街等地,街头巷尾国旗飘扬,人头攒动。郭雨滴 摄

近些年,大家“出门看世界”的劲头很足,办会兴城也成了一个绝佳的展示窗口和发展机遇。

今年以来,湖南、河北、新疆、贵州等地相继召开省级旅游发展大会。全国各地围绕“办一次会、兴一座城”的目标,力求通过旅发大会实现对承办地政策、资金、项目的最大程度扶持,全面展示不同地域的人文历史和旅游资源,利用旅发大会将当地文旅产业推向新高度。

山河辽阔,文化多样,各地实力与“花招”齐开,游客的心动票究竟花落谁家?旅发大会,又为当地文旅发展带来多少促进效果?从全国到长沙,都有一份答卷。

——科技来武装

新鲜感与未来感,是科技加持文旅的独特体验,更是地区跳出“啃老本”“躺平”的发展选择。

比如四川的“文旅数字化新技术新装备展”集中展示了低空旅游、城市智慧旅游、高原高寒旅游、水上智能救援、数字动漫与游戏等多个领域的20项新应用、36个新装备。仅三星堆博物馆推出的古蜀文物展、考古发掘现场大空间VR等新产品,在今年国庆期间每天吸引游客均超10万人次。

——品牌作特色

相对于“从头再来”打造新生品牌,地区已有特点明显有着记忆优势。因而,把地区已有特点与文旅发展联结起来,是更有群众基础、更能发挥品牌化效应的优选。

比如,以“热情好客”闻名全国的山东,历年旅发大会都贯穿“好客山东”这一品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具象化为游客游山东的方方面面,成为山东经久不衰的网络热词。又如,浙江重点抢夺可以“一边纵情山水,一边远程办公”的数字游民,特别是“两山”理论发源地湖州安吉专门为数字游民建设了供其工作生活的DNA(Digital Nomad Anji)“公社”,抓住了经济发展大省的本土优势与游客趋势。

如果说文旅大会提供了一个直观且快速的窗口,让人得以一窥城市的独特风貌,那么,在聚光灯下的各种节会展会、体育赛事,则如同城市的多元名片,全方位地彰显了这座城市在其他各个领域的发展潜力与独特基因。

如果把各种节会展会、体育赛事的“流量”变成吸引他们来长沙投资兴业、安家立业的“留量”,岂不是功莫大焉?对此,麓山君有以下几点思考:

——激活城市经济的“乘数引擎”

有业内人士认为,会展经济具有乘数效应,国际上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会展本身每投入1元,就会带动约9元的经济效益。今年4月,2024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年会暨中国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沙)论坛在长沙举行。2023年,长沙会展总收入达831亿元,同比增长173%,连续11年被评为“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

所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各种节会展会、体育赛事活动通过汇聚各方资源,形成了城市经济的“蓄水池”:密集高效的商品展示、丰富多样的场景等,令好奇心满格的普通市民视野大开,纷纷前往打卡、采买(种草)及分享;短期内明显增长的物流、客流、消费流甚至资金流,令城市局部(或行业、区域)经济瞬间升温与沸腾;对于政府来说,这是促进产业、招商引资、繁荣消费,更是“接收”大量前沿观点的最佳场域。

——活动搭台,文化唱戏

2024年长沙马拉松赛暨全国半程马拉松锦标赛(第四站)将于10月20日举办。

一座城市在策划和举办体育赛事时,我们可以先把目光转向贵州台江县“村BA”赛事,“村BA”紧密结合了贵州的民族文化元素,如苗族飞歌、反排木鼓舞等,打造出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体育品牌。

那么,长沙马拉松可以巧妙地将赛事与长沙丰富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城市风貌相结合,例如在跑点的设置中融入代表性的文化地标和历史遗迹,让参赛者和观众都能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色,使赛事成为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

——“线上热度”和“线下留人”两手抓

其实,我们总会有一种错觉:地方举办的某项活动在网络上热度极高,引流效果显著,频繁登上热搜,看似成功“出圈”。然而,当热度退去,真正亲临现场的人数却远低于预期,这种盛况更多只是网络喧嚣之后的一场短暂狂欢,未能真正转化为持久的线下影响力。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得“线上热度”和“线下留人”两手抓。怎么抓?一个很关键的就是“据实传播”,具体而言,我们要确保线上线下的信息保持一致,不要有落差,给大众一个真实可信的印象。同时,我们还需要在据实传播的基础上,为受众带来惊喜度,让他们的期待在现实中得到超越。

俗话说,生意重在回头客。同理,经营并充分利用好展会,最好也要避免“一次买卖”,散场后就一切归于沉寂,而是化一次交易为长期互动往来,尤其是做好“售后”的关系维护,紧盯后续事宜的“乘法”与增量。

“会”聚过后,喧嚣渐息,当节会会展的大门缓缓合上,留下的不应是一片寂静,而应有一份深沉的思考,那些关于历史与传统、关于城市发展、关于文化创新的传承与发扬的思考,它们所承载的意义与价值,将成为推动我们前行的力量。

因而,“会”聚之后,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记者/付臣欢 刘丹

编辑/尹玮 校读/李乐

初审/彭培成 终审/沐刃

本文来自【山水洲城记】,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