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迪士尼撤出中国了吗

旅游资讯 14 0

上海迪士尼乐园作为中国内地首座迪士尼主题公园,自2016年开园以来一直是国内文旅产业的标志性项目。近期网络传言“上海迪士尼将撤出中国”,引发公众关注。经核实,该消息纯属谣言,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目前运营正常,且持续深化本土化战略,与中方合作伙伴保持紧密合作。



### 一、谣言溯源与官方澄清
2023年初,个别自媒体账号以“上海迪士尼客流下滑”“母公司财报承压”为由,推测乐园可能退出中国市场。此类言论主要基于两点误解:一是将迪士尼集团全球业务调整(如2023年关闭部分海外流媒体业务)错误关联到上海项目;二是片面解读疫情期间乐园的阶段性客流波动。实际上,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官方多次公开表态,强调其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2023年9月,度假区总经理薛逸骏(Joe Schott)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上海迪士尼是中美合作的典范,我们正筹备包括‘疯狂动物城’新园区在内的多项扩建计划。”

### 二、运营数据与本土化成果
尽管疫情对全球文旅行业造成冲击,上海迪士尼展现出强劲的复苏能力。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暑期乐园客流量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5%,2024年春节假期单日客流屡创新高。在本地化创新方面,乐园推出“农历新年庆典”“迪士尼·皮克斯玩具总动员”等专属活动,中式餐饮占比提升至40%,《冰雪奇缘》中文版音乐剧获评“上海市文旅融合示范项目”。这些举措印证了其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

### 三、政策支持与战略合作
上海迪士尼项目从立项之初就是中美经贸合作的标杆。企查查信息显示,上海申迪集团作为中方股东持有乐园57%的股份,管理团队中高层本土人才占比超60%。2024年3月,上海市发改委将“国际旅游度假区扩建”列入年度重大工程,明确支持乐园三期开发。此外,迪士尼与中国移动、腾讯等企业的数字内容合作持续深化,2023年推出的“元宇宙乐园”体验小程序用户突破千万。

### 四、行业视角下的竞争力分析
对比全球六大迪士尼乐园,上海项目在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上具有独特优势。其“创极速光轮”等定制化游乐设施获得多项国际专利,2023年人均消费同比提升12%,二次消费占比达35%,显著高于海外同类园区。咨询机构预测,随着2024年底“疯狂动物城”主题区开放,年营收有望突破百亿元人民币。

### 五、谣言背后的公众心理与应对
此类传言周期性出现,部分反映了公众对跨国企业战略的敏感性。专家建议从三个维度理性判断:一是关注企业实际投资动向,如上海迪士尼2023年新增招聘岗位800个;二是参考政府公开信息,如浦东新区“十四五”规划中多次提及迪士尼的带动作用;三是观察产业链生态,目前长三角地区有超过2000家企业为乐园提供配套服务。

当前,上海迪士尼正积极筹备2026年开园十周年庆典,中美双方已启动新一轮特许经营协议磋商。作为中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典型案例,其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基于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完全能够在跨文化运营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消费者而言,辨别信息真伪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关注官方渠道发布的一手资讯,避免被碎片化信息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