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玛县是贫困县吗

旅游资讯 12 0

呼玛县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国最北部的边境县之一,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作为典型的边疆县份,呼玛县的自然环境独特,资源丰富,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气候寒冷、交通不便等因素,经济发展长期面临挑战。关于呼玛县是否为贫困县的问题,需要结合国家政策、地方发展现状以及近年来的脱贫成果综合分析。



### 呼玛县的历史与地理背景
呼玛县地处高寒地带,冬季漫长严寒,年平均气温低于零度,无霜期短,农业种植条件受限。县域内森林覆盖率超过80%,曾是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但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传统林业经济逐渐转型。同时,由于人口稀少(常住人口不足3万)且分散,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成本较高,这些因素共同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在2010年代初期,呼玛县曾被列入黑龙江省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名单,部分乡村居民生活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脱贫攻坚政策下的变化
2015年以来,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呼玛县通过多项举措改善民生。例如:
1. **产业扶贫**: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如蓝莓、桦树茸等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以及寒地试车、冰雪旅游等新兴产业。据公开报道,呼玛县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2020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2. **基础设施升级**:国家投入资金修建公路、通信网络和农村饮水工程,边境村屯实现硬化路全覆盖,偏远村庄通过卫星宽带接入互联网。
3. **边境政策支持**:作为边境县,呼玛县享受边民补助、兴边富民行动等项目支持,部分村民通过参与护边员岗位获得稳定收入。

### 当前经济状况与挑战
尽管已实现脱贫摘帽,呼玛县仍面临可持续发展压力:
- **产业结构单一**:旅游业受季节影响明显,冬季游客稀少;传统养殖业规模有限,深加工产业链尚未完善。
- **人口流失问题**: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导致县域老龄化严重,2023年统计显示,当地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30%。
- **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呼玛县在开发中需严格遵循环保限制,工业发展空间较小。

### 典型案例与未来方向
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曾是深度贫困地区,通过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制作和民俗旅游实现增收。当地政府计划进一步挖掘鄂伦春文化资源,打造“北疆民俗体验基地”。此外,中俄跨境合作也被视为潜在增长点,如黑河-呼玛跨境旅游线路的开发。

### 结论
综合来看,呼玛县已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贫困县,但仍是需要持续扶持的“欠发达地区”。其脱贫成果具有脆弱性,需通过长效机制巩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呼玛县被纳入“边境振兴重点县”,未来将通过生态补偿、特色产业培育等方式增强内生动力。对于当地居民而言,脱贫后的核心诉求已从“温饱”转向“致富”,这一过程仍需长期投入与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