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
作为全国热门旅游城市之一,武汉热度攀升。在各大入城口,映入眼帘的尽是遍野花海、满目新绿,“绣”美武汉正迎接八方来客!东西湖区梧桐雨公园武孝城际铁路西侧,约2万平方米的月季花灿烂绽放。李永刚 摄
在东西湖区黄塘湖公园,
沟渠两岸碧草如茵,
1万平方米的月见草花海,
铺成长长的粉色毛毯。
汉孝城际高铁在东西湖区
途经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
极地海洋公园、黄塘湖公园、
梧桐雨公园。
东西湖区在这片区域
增绿约4万平方米、
补种树木550棵,
铁路沿线成为人气景点。
一列动车穿过汉孝城际铁路黄塘湖公园。记者金振强 摄
武汉火车站
青化立交
五一假期,
进出武汉火车站的客流
日均将达到30万人次,
约为日常的2倍。
今年,
洪山区在站区周边
移栽了170棵树苗,
4000平方米的土地披上绿装。
武汉火车站南边的青化立交
是重要进出城入口,
占地约5万平方米。
驾车驶过立交桥,
乘客透过车窗便能看见
错落有致的“植物屏风”。
青化立交。
通过跨区协调,
洪山区与东湖风景区
选用耐阴植物构建立体绿化:
上层栽植栾树、香樟
形成林冠线,
中层点缀海棠、栀子花
增添色彩,
底层铺设麦冬草
防止扬尘。
武荆高速东西湖段
岱黄高速前川入口
在武汉西大门的新沟镇,
武荆高速东西湖段周围,
2万平方米月见草,
夹竹桃与月季错落交织,
三角枫新叶簌簌作响。
在40公里外的
岱黄高速前川入口,
一片初具雏形的波斯菊花田
格外夺目。
岱黄高速横店街乔店收费站附近。
眼下,
东西湖、黄陂等区
以高速公路、立交桥等
入城通道为“画布”,
用一针一线的“绣花功夫”
重塑生态景观。
打卡点+1 就在市中心 1号线列车从头顶呼啸而过,工业风水泥桥柱与赛博霓虹光影碰撞,咖啡香气与电音热浪交织升腾……5月1日,黄浦大街立交桥下空间二期正式开放。黄浦大街立交桥下空间二期开放。通讯员供图
下午3时许,长江日报记者现场看到,黄浦大街立交桥下空间二期从中山大道一直延伸至解放大道,面积约5000平方米。武汉城投城运集团公司现场负责人介绍,新增“时光花园”“学享空间”后,黄浦大街立交桥下空间焕然一新。说话间,一辆1号线列车下穿桥下空间,疾驰而过,与红色的“武汉”“江城”字样相映生辉。黄浦大街立交桥下空间二期开放,1号线列车呼啸而过,成为列车与“武汉”同框的绝佳拍摄点位。
在桥下空间位于解放大道的端头,记者遇见房女士一家三口。她和丈夫带着女儿自驾4个小时,从郑州来武汉玩,中午12时才到。房女士说:“我刚带娃去逛了桥下集市,既能看到老武汉的味道,又能感受到年轻人的时尚,挺有特色的。”黄浦大街立交桥下空间二期开放,市民前来逛街。
值得一提的是,“桥见武汉”首届青年艺术展中的新锐摄影作品在管柱支架上呈现,策展人李鹏飞指着市民投稿的老武汉照片说:“这些作品将有30%在这里会永久保留,桥下空间将成为流动的开放美术馆。”傍晚6时,霓虹灯牌亮起,生活灵感市集的宝藏摊位变身发光岛屿。7时,桥体东侧爆发出声浪,人群随着电音旋律舞动起来。电音派对舞台。
“将桥下空间升级为活力空间,正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市民幸福感的一个缩影。”市城管执法委市政处相关负责人透露,武汉今年还将再打造10处桥下空间,包括长江大桥武昌岸、二七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等主要跨江桥梁的桥下空间等。长江日报记者| 陶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