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江苏不扎堆儿 | 避开人从众到水乡古镇

旅游攻略 25 0

五一假期想去苏州玩但怕被挤成“肉饼”?反向冲“同里古镇”吧!

当别人在拙政园、平江路 “人从众” 里踮脚拍照时,你能踩着青石板,慢悠悠晃进清晨薄雾里的同里。摇橹船吱呀划过河道,船娘的吴侬软语像糯米糕般清甜,河边的老茶馆飘出碧螺春香,随手买个袜底酥,咬一口 “咔嚓” 脆响——这才是假期该有的松弛感!

江南水乡情、姑苏园林梦,同里,这座低调的“江南古镇天花板”全能实现,简直是打工人的“续命胜地”。更重要的是,同里古镇高铁+地铁直达,丝毫没有“车舟劳顿”一说

/ 退思园 /

藏在园林里的职场“忏悔录”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退思园是同里最美的园林,园主将半生宦海浮沉揉成这座贴水而生的园林,园名出自《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园子占地不过 9.8 亩,却巧妙地融合了江南园林的万千景致,布局精巧得让人拍案叫绝。宅邸、过渡小庭院和园林三部分由西向东依次排列,横向的布局在一众园林中独树一帜,透着园主不愿张扬的低调

同里也因为这座小园,既有风月情浓的柔软,也有磅礴吞吐的气象

/ 三桥 /

专治各种人生KPI焦虑

若把江南古镇比作琵琶弦,三桥便是弦上最灵动的轮指——太平、吉利、长庆三座元明古桥,在丁字河道上摆出「品」字阵,就像三位站在水中央的福禄寿神仙,专治各种人生KPI焦虑。

在同里人的心中,三桥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走三桥” 的习俗更是传承了数百年。每逢婚嫁喜庆,老人过寿,就连婴儿满月,母亲也会抱着宝宝走上三桥,祈愿孩子一生顺遂、平安喜乐。

所以,你来同里玩的话,一定要加入“走三桥”的队伍,讨个好彩头。

/ 南园茶社 /

没有空调的茶社,绝

踏入南园茶社,仿佛一脚迈进了旧时光——八仙桌还是清末的模样,茶壶依旧是粗陶质地。

没有空调的穿堂风里,每天的评弹声与茶客的闲聊声,自然生成最鲜活的烟火气。

“我们坚持做减法,连空调都不装,一切都要简简单单,就是要保留这份原汁原味的质朴气息。”茶社负责人张建国说。

/ 同小鲤米糕 /

老手艺好“潮”啊

距离茶社不远处的“同小鲤”米糕,是一家“爷爷奶奶那辈就开始做米糕”的店。

老街坊经常买他们家的袜底酥、粽子糖,年轻游客则喜欢他家的青柠斑斓松糕、薄荷红豆糕、奥利奥糯叽叽……

新一代店主将西式烘焙技术与传统米糕结合,让老手艺“潮”了起来。

/ 手摇木船夜游 /

做一回“时光摆渡人”

同里的木船是泡在水里长大的“老灵魂”,橹一摇,整条河就灵动了起来。

夜幕下的古镇,灯笼在廊下煮着暖光,连石桥都被月光“盘”出了包浆。

此时手摇木船,你就变身成为“时光摆渡人”,轻轻一启,便是满船星河与千年浪漫

/ 崇本堂 /

一本立体的江南民居画册

崇本堂不像退思园那般声名远扬,却将江南民居的精巧发挥到了极致。厅堂里的陈设全都按照同里的民俗风情设置,成为弘扬吴文化的江南水乡婚俗馆。

这座宅子最绝的当属遍布各处的木雕艺术, “凤穿牡丹”“鲤鱼跳龙门” 等吉祥图案,刀法细腻,线条流畅,堪称一座 “木雕博物馆”

/ 同里国家湿地公园 /

从人间烟火踏入生灵秘境

很多人知道同里古镇的小桥流水,却不知道在古镇东北角还有一处“绿野仙踪”——如果你的同里之旅时间充裕,一定要留出半天时间给“同里国家湿地公园”

这片净土只有清风、鸟鸣与湿地的私语。幸运的话,还能偶遇白鹭捕鱼的瞬间,抓拍绝美!

湿地公园的清净与古镇的烟火气,两者相辅相成,同里给你双重buff疗愈

苏州这些古镇

等你来PICK

校对:汤祥文

初审:蔡晓川 靳扬扬

二审:吴嘉玲 沈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