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慧步道邂逅艺术长廊:义乌江滨绿廊公园的焕新密码
项目坐标
义乌江滨绿廊公园下傅段(义乌江畔,国际商贸城对面)经过2025年3月的升级改造,以“科技赋能生态、艺术激活空间”为核心理念,打造出一条全长2公里的生态智慧长廊。这条串联赤塘溪至机场路的滨江绿带,不仅缝合了城市“生态伤疤”,更以智能设备与艺术景观的融合,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顶流”打卡地。
建设亮点:科技与美学的双螺旋
1. AI无感智慧步道系统
全线铺设的700米AI人脸识别步道,通过智能摄像头实时捕捉运动数据,游客无需佩戴设备即可在终端大屏查看步数、速度及卡路里消耗。步道每百米设置心率测试杆,夜间LED灯带随步频动态调光,形成“跑步即闯关”的沉浸式体验。
2. 数字健康黑科技矩阵
• 户外智能体质检测站:可自助完成体脂率、肺活量等12项健康检测,3分钟生成报告并同步至手机;
• 太阳能动感单车:骑行时实时显示能耗数据,结合AR太极教学屏实现动作纠偏;
• 智能足球场:五人制球场配备自动计时系统,儿童区有声光互动攀爬网。
3. 生态与艺术的共生实验
• 帕米孔透水艺术路面:孔隙率达18%的特殊铺装,可瞬时吸纳80mm/h降雨量,彻底解决积水难题;
• 桥下空间改造:篁园桥底以弧形景墙绘制二十四节气与花卉蝴蝶,冷蓝色路面与暖色壁画形成撞色美学;
• 杜鹃主题花海:种植30余个品种,春季形成延绵700米的粉色生态画卷。
体验升级:从运动场到元宇宙
• 数据化健身挑战:完成5公里步道可解锁电子勋章,扫码兑换定制运动手环;AR太极区通过动作捕捉技术评分,吸引中老年群体组团“刷榜”;
• 地面光影剧场:步道嵌入“诗词闯关”投影,踩踏触发《滕王阁序》名句,夜间无人机编队演绎“赤壁光影秀”;
• 生态文化漫游:沿绿廊徒步至鸡鸣山公园,登顶金碧辉煌的鸡鸣阁俯瞰CBD全景;绣湖公园“百草园”种植50种中草药,配套药膳主题餐厅。
群众口碑:科技让生活更“有感”
• 市民骆小春:“改造后的游步道像艺术馆!雨天不积水,夜景还有诗词投影,散步变成文化享受”;
• 健身达人张先生:“智慧步道实时排名太燃了!上周刷完10公里,小程序直接推送蛋白质补充建议”;
• 亲子游客李女士:“孩子为集齐AR游戏里的金块,主动研究二十四节气,比上课还有效”;
• 江南五区董大姐:“智能单车显示消耗了3碗米饭的热量,运动成果看得见摸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