懋勤轩三迤掌故:《迷人的阿庐古洞》

旅游攻略 22 0

迷人的阿庐古洞

懋勤轩三迤掌故

云南喀斯特地貌众多,地上者石林、乃古石林、昆明一窝羊等最为出名,地下者即大大小小的溶岩洞穴,其中最负盛名者如昆明的潮音洞、观音洞,宜良的九乡,泸西的阿庐古洞,弥勒的白龙洞,建水的燕子洞、沾益天生洞等等。

可惜的是人有陋习,好用钟乳石制作盆景、假山,导致大批溶洞遭到破坏,那些历经亿万年时间才形成的钟乳石被敲断、砸毁,数米高的石柱、巧夺天工的石笋、晶莹剔透的石花......均被搬出洞穴,贸易于各地花鸟市场,成为富豪庭院中的景致、文人案头的陈设,而被洗劫过的古老溶洞则遭遇灭顶之灾,失去了大自然付予的美丽和研究价值,真是令人扼腕痛惜。

记得小时候听说沾益天生洞附近又发现一个美丽的溶洞,还没等到开发利用,就有大批乡民蜂湧而来,锤砸、斧砍,将洞中大批洁白如玉的钟乳石破坏,一车车的拉走。当地政府前往保护时,溶洞已是一片狼藉,后来只能把洞口彻底封死,以免继续遭到破坏。

不过庆幸的是,很多地方的人民和地方政府还是非常注意对这些自然遗产的保护的,所以才会为我们留下了前面所说的那么多自然奇观。

(民国十九年,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保护一窝羊的布告)

在云南众多的溶岩洞穴中,我最喜欢的是宜良九乡、泸西阿庐古洞和建水燕子洞,它们各俱风格,神奇美丽,是云南溶洞景观的典型代表,其中阿泸古洞又有云南第一洞之称。

阿庐古洞又名泸源洞,位于泸西县城西,距省会昆明约170公里。为一组奇特壮观的地下溶洞群,是亚洲最壮观的天然溶岩洞穴之一。

阿庐古洞由三个旱洞和一个水洞组成,已开发的游程有三千多米、数百个景点,上下三层贯通,泸源洞、玉柱洞、碧玉洞、玉笋河造型风格各异,“峡谷、厅堂、宫殿”相融其间,一步一景、步步是景,洞中钟乳悬积,石笋林立;色若碧玉、瑰丽透明、沿河交融、发育丰富,“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洞中有天、洞外有泉”,“天然有石洞,造化夺神工”堪为世界一绝。大旅行家徐霞客游览之后,对阿庐古洞大加赞叹,并在游记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记录。

除了拥有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神奇美景外,阿庐古洞还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从目前发现的遗迹来看,很早以前阿庐古洞内就有古人类活动。后来,这里又是三十七蛮部“阿庐部”的穴居点,洞内外的碑刻、摩崖、发现的石雕造像等更突出了阿庐古洞在当地人民心中的神圣地位。

下图中即大名鼎鼎的“有明云南广西府阿庐洞记之碑”

嘉靖庚子孟夏,余来守是邦。闻城西五六里有仙洞,欲驰行。仆夫以水深草湿告,遂弗果。
越明年,春二月初,风和日暖,政暇休闲,命仆持炬往观之。遥见山石粗蠢,容鲜秀倩,其中必无足取者。及至大洞口,有太湖石当门。左右有廊,一连四隔,颇露其奇,行数十武,又有小洞口,止容一人匍匐而入,亦有太湖石当门。行数武,路甚狭窄,若人之咽喉然。再入则宽敞深遂,不辨东西南北也。行数武,下有雕栏一周,又数武,上有彩云一段。俄而左有大伞盖一柄;俄而右有二女共炊。行数武,旁有宝塔一座。又数武,旁有狮、象、猿三兽。固无全角,皆显其首焉。行数武,悬石甚多,鸣哑各异。以石敲之,其声有如大□者,有如洪钟者,有如琴筑者,冬冬隐隐,足以耸人听闻。行数武,岩泉滴有灯盏,园深可爱。又数武,有擎天玉柱,高三丈许,身披锦绣,挺然特立,直抵岩顶。真天下奇观也!行数武,有水田一段,牛眠其内。再进,有瑶床一张,若施帐幔者。更进有佛龛一座,构檐结栋,虽工于画者不能摹写其妙焉。行数武,左边直下有水,其深莫测矣。闻其中有透明鱼,涨甚则溢出。凡此特指其中最著者也。
至于上则层峦倒挂,呈奇而献巧;下则群峰叠起,斗丽而夸妍;千态万状,莫非天造地设之景象。神仙养道于斯,所谓“洞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者是已。
其山外无秀气,而内孕瑰奇,其殆为盛德若愚,深藏若虚者耶!前太守湘谭贺公勋诗云:“云散芙蓉露玉颠,四时花木尽争妍。烟霞古洞苍苔合,仙境分明不浪传”。江西朱公继祖诗云:“雾霭空蒙白石尖,曾闻仙子洞中潜。公余有客同清赏,久坐能消六月炎”。万邦郭公集礼诗云:“误入太阴宫里行,恍然飞渡到沧瀛,春游白昼如长夜,延赏浑忘庞辱惊。”三公俱咏其意而已。噫!山中之藏奇绝如此,惜无以表彰之。予因悉焉,以见其胜。
山左犹有二洞,亦可观。韩文公有云:“每见山之奇异,窃怪造物者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遐荒,徒劳无以售其技”。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文公未为信。
嘉靖二十年知广西府事交城解一经撰。
越三百有六十有二年补镌阿庐洞记书后勒铭
洞天八十有一,皆以天名洞,阿庐则洞而非天,故道书未录。明嘉靖间,岁辛丑,交城解公一经知府事时,犹未改直隶州也。公有游记载志乘,未寿诸石,盖阙如也。
膺自同治癸酉,计偕入都;直农曹二十余年。改官来滇,除此州,中间权知开化郡。光绪甲辰岁,始莅本任。乙已春,游斯洞,景物奇观洵如所记。乃补书勒碑,题铭于其后曰:
有形之形目所睎,林峦竦峭皆见之。
有声之声耳弗睽,风湍搏击恒如斯。
形寓无形声陆离,包罗万象动植飞。
声出无声警顽痴,叩鸣万籁金革丝,
我籀解公阿庐记,秉烛游历不吾欺,
神工鬼斧谁凿空?石钟天鼓隐喧
知白守黑雄守雌,阿庐是为天下溪。
尸君渊然道之微,收视返听悟龙雷。
猗嗟世途多险 ,用晦而明行毋迷。
猗嗟人心怀祸胎,极深研几安毋危。
守雌守黑是邪非,阿庐阿庐吾其师。
我镌公记垂箴规。
是铭也,本记中盛德若愚,深藏若虚。老氏之恉,推而广诸,外无形声,中有形声。无形而形,其行弥真。无声而声,其声愈宏。阿其雌邪,庐其黑邪!洞有河流,伏而起邪!河有明鱼,微而熹邪!是谓玄牝,道所寄邪!将自惕邪,将慵世邪!解公可作,山灵有知,以为然邪!否邪!余不寻而知矣。噫!
光绪三十一年龙集旃蒙大荒骆。
广西州牧在任知府湘右黄膺鹿泉氏志命
儿子书丹勒石。

(阿庐古洞內出土的古代石刻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