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螺蛳粉养大的柳州妹,向来觉得江湖气就是江边大排档的猜码声。这个五一站在北戴河鸽子窝,被海风卷着咸味拍醒时终于明白什么叫"海派豪横"——卖海星的大姐硬往我手里塞了俩海虹:"妹儿拿周耍去呗,提啥钱呐!"
老龙头的"野生导游"
凌晨四点摸黑找观日点,礁石滩晃着手电筒的大爷嗓门比浪响:"丫头——往东蹽(liāo)!秦皇那老祖宗当年就杵那块堆儿求仙嘞!海雾一罩,龙王爷保不齐都瞅着咧!"待红日跃海,他变戏法似的掏出包鱿鱼丝:"就着太阳吃,这叫'扶光佐海味'!"后来才知道,这位是退休的历史老师。
碧螺塔下遇见"海鲜哲学家"
酒吧公园排档前犹豫点菜,邻桌大哥直接推来盘皮皮虾:"广西老表尝尝时令货!"酒过三巡,他敲着蟹钳教学:"咱秦皇岛人吃海鲜有三不——不称重、不砍价、不留隔夜货,活得就得像刚出水的鱼虾透亮!"
西港花园的"铁道诗人"
在旧铁轨旁拍照,巡道工大爷突然开腔:"这枕木比你爷爷岁数都大,当年运煤的火车轰隆隆..."他弯腰拔了根铁蒺藜草,"现在改种月季了,工业风混搭小清新像不像老炮儿戴蝴蝶结?"
河东夜市"被迫加餐"
切焖子的大婶看我拍照,咔咔多给淋了三层麻酱:"给你们南方小乖乖吃就得料足!"买炸肉时摊主小哥非塞给我烤鱼片:"带着路上磨牙!"转身买水回来,发现烤冷面摊多了根淀粉肠——老板娘眨眨眼:"买一送一,大海的规矩。"
黄金海岸的"冲浪哲学家"
借板给新手的大哥边收绳边念叨:"浪来了别躲,迎着它跪板!秦皇岛人祖辈打渔都明白——背对浪头船会翻,直面浪头鱼满舱!"这句话在返程高铁上反复回响,看着窗外渐次模糊的海平线,突然懂了燕山渤海的生存智慧。
柳州人熟悉的江湖是九曲回肠的柳江,秦皇岛人的江湖是直来直去的海浪。就像当地特有的桲椤叶饼,粗粝叶片裹着晶莹糯香,山海交融的滋味都在那豪爽一蒸里。这趟五一最zui珍贵的纪念是手机里存下的一串北方号码——那位卖海星的大姐说:"冬天来看冰海,姐给你留最肥的梭子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