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梵净山景区迎来旅游热潮,假期期间游客量达到4万余人次。江口公安尽锐出战,以“游客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为宗旨,实现了景区“零重大安全事故、零刑事治安案件、零游客服务投诉”的工作目标。
“活地图”全时在线
“请问登山步道需要多长时间?”
“观光车最晚几点停运?”
在游客中心、索道站、核心景点等客流密集区域,佩戴“江口公安”袖标的民辅警们化身“活地图”,日均工作时长超10小时,累计接受游客咨询15000余次,提供线路指引、票务答疑、应急联络等“一站式”服务,在各打卡点让游客“求助有门、问需有声”。
“零延迟”极速响应
“没想到这么快就等到了救援,警察同志背我下山,比家人还贴心!”5月1日20时许,一名游客在“万步云梯”登山步道1300步处不慎崴伤脚踝,疼得无法站立,同行家属紧急拨打求助电话。
正在附近巡逻的民警立即携带急救设备赶赴现场,经初步检查发现游客脚踝已明显肿胀,便立即协调景区救援携带折叠担架赶赴现场。在民警与救援人员共同努力下,最终耗时40分钟将游客安全背至山下。因送医及时,游客已无大碍。
期间,民辅警借助景区智慧安防系统,凭借徒步巡查经验,成功帮助多名迷路游客脱险。
“零遗漏“追物挽损
“手机里有很多珍贵视频照片,丢了真不知道怎么办……”5月3日18时,一名游客在观光车上不慎将手机丢失,并被其他游客捡走,民警通过监控、走访20余名游客,2小时便将丢失手机寻回。
五一期间,派出所依托“景区监控+巡逻联动+失物招领”机制,“帮助游客寻回手机、背包、证件财物等,最大程度减少游客损失。
”没想到警察同志比我还着急,必须点赞!”失主们纷纷点赞致谢。
“零激化”柔性执法筑和谐
针对游客因排队、停车、住宿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江口县公安局黑湾河派出所推行“景区枫桥经验”,在检票口、排队区等易发生纠纷区域设立“流动调解岗”,由黑湾河派出所牵头,联合太平镇执法大队、村委会、梵净山景区等部门组成调解小组,实现“发现早、介入快、化解好”。
5月1日,两名游客因在寨沙停车场窄路会车时因车辆剐蹭发生争执,罗警官结合“梵净山文化”引导双方互相体谅:“咱们都是为了看美景,心宽景才更美嘛!”一番话让双方握手言和。
一小时后,其中一方游客又在游客中心与调解民警“偶遇”,看到民警十分热情地将手里的新鲜樱桃与民警们分享,并对民警耐心热情的服务连连称赞。
期间,民辅警们联合相关部门累计调解各类纠纷8起,调解成功率达100%,整个假期景区内未发生一起因矛盾激化引发的案事件。
“零盲区”科技赋能立体巡防
期间,黑湾河派出所联合交警、消防、景区应急部门,对观光车运行、索道设备、民宿消防等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启用无人机巡航+平衡车+机器狗协同巡逻,实时监测客流聚集区域,动态调整警力部署;重点守护悬崖步道、观景平台等危险临崖路段。科技与人力结合的“立体防控网”,让游客在欣赏“云海翻涌、佛光乍现”的同时,切实感受到“警察在身边、安全在身边”。
融进梵净山青山绿水间的那抹藏蓝,是江口公安“警务跟着游客走、服务围着需求转”的生动实践,“旅游+警务”融合模式已然成为擦亮平安和谐景区的金字招牌。
来源:铜仁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