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黔东南10月19日消息(记者杨贇)“一根挑起过红军长征重担的‘翘扁担’,它使红军一进入黎平就看到了黎明!”这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老百姓口中对“黎平会议”最朴素、最形象的比喻。
日前,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贵州省委网信办主办的“闪耀长征路 奋进新征程——地球上的红飘带”网上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在贵州启动。采访团进入黎平县,重走长征路,感受这段深嵌于黔山秀水之间,留给贵州人民的红色记忆。
黎平会议纪念馆(央广网记者 杨贇 摄)
“1934年,红军进入贵州的第一站便是黎平。”一踏入黎平会议纪念馆,讲解员吴增城便介绍,在这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一次让红军绝处逢生的会议,没有黎平会议,就没有遵义会议。
一个个文字,一幕幕陈列,诉说着当时鲜活的历史……在这个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的空间里,每一个细节都得以保留,每一个场景都再现了当年的风貌。
采访团参观黎平会议纪念馆(央广网记者 杨贇 摄)
黎平会议纪念馆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为仿徽派建筑,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内设序厅、四个单元展厅等,采用声光电等手法,将游客深深吸引。
纪念馆内主要陈展中央红军长征后的“三个第一次”,包括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黎平会议、第一次战略转兵——黎平转兵、第一次大整编——黎平整编的内容与历史地位。
黎平会议纪念馆内陈设(央广网记者 杨贇 摄)
“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过来参观,一站一站了解红军故事,重走长征路。 ”吴增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样的场景在黎平的每个节假日都很常见。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走出纪念馆,穿行于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黎平翘街,石板路古朴蜿蜒,房屋建筑鳞次栉比,人们正沿着黎平会议在此留下的红色印记,生活、游玩、打卡、驻足。
古朴典雅的黎平翘街(央广网记者 杨贇 摄)
“我们这条街有黎平会议会址、福音堂等红色遗址和景点,是游客打卡的必选之地。”街边小卖部女老板欧明美说起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脸上满是自豪。
黎平会议会址(央广网记者 杨贇 摄)
红军在黎平,不仅仅是召开了一次会议,还在这片土地上撒下了革命的种子,留下了人们心中深埋的红色基因。
对此,今年67的老大爷艾国感触颇深,他对记者说,在黎平,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知道这段光辉往事。“在我小时候,家里的长辈就给我讲红军长征的故事,现在,我的孩子、孙子也在耳濡目染下了解并熟知,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黎平街头红色文化底蕴浓厚(央广网记者 杨贇 摄)
“学校经常会组织我们到纪念馆和遗址学习,从小在这样的氛围里长大,能够深切感受到红军长征的不易,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黎平第二中学初二学生高禹说。
走在黎平街头,仿佛踏入了历史的长河……在世代黎平人的传承和弘扬下,这段红色故事的印记更加鲜明,人们的红色基因也愈发浓厚,红色传统将在这片土地上源远流长,根深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