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火了!在滁州,年轻人正扎堆去……

旅游攻略 23 0

小美送福利啦

今天是5月19日

第十五个中国旅游日

小美给大家送福利啦!

转发此条微信推文至朋友圈

COFFE

继村晚、村超、村BA之后,最近又有一个与乡村有关的名词——“村咖”,火了。

据统计,全国有超过4万家咖啡馆在村里。滁州的“村咖”也“小荷已露尖尖角”。小岗村“乡遇咖啡”、西涧渡村“猩世界咖啡”、岱山新村“山野咖啡馆”……滁州现有近10家“村咖”,或是开在农家乐,或是开在乡村面包店,甚至有一些开在乡村旅游景区里

品咖啡、尝美食,漫步稻田、静听田园清风,这些散落在山野之间、文旅景区的宝藏“村咖”,让乡村有了年轻人喜欢的味道。在他们眼里,“村咖”品的不仅是咖啡,而是山间野趣,更是向往的美好生活。

琅琊区西涧渡村“猩世界咖啡” 图源:网络

“村咖”来了,是什么让我们心动?

目前,全国咖啡消费者总数接近4亿人,咖啡年消费量达28万吨。根据美团发布的《2024县城咖啡新业态报告》显示,中国县城咖啡累计订单量较2022年同期增长322.26%,较2023年同期增长136.37%。其中,年轻人是咖啡订单暴增的主力军。

在年轻人眼里,咖啡已然成了“打工人”的灵魂燃料。城区里的咖啡店,是他们“去班味”的不二之选,而乡村里的咖啡店,则是“松弛感”的代名词,满足了他们对于田间野趣和慢节奏生活的无限向往。

“村咖”的产生,是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及文旅市场繁荣的一个缩影,在“Countryside Walk”“反向旅游”“慢旅游”“不远游”等新需求的催生下,诞生了这一新业态。

滁州,亦然。近两年来,“村咖”这一新业态在滁州开始萌芽,从咖啡店的经营者到消费群体,主要以年轻人为主,或许他们期待的是短暂的逃离当下生活中的琐碎、繁忙与无奈。

“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开始。”艾丽丝·门罗在《逃离》书中所说的,在“村咖”里展现的淋漓尽致。在南谯区施集镇井楠村“五饼二鱼窑烤面包”店,坐着的都是崇尚慢充式旅游的年轻人。他们手持咖啡坐在院落中,望着窗外风吹麦浪,享受的并不是咖啡本身,而是通过旅行得到身心释放,在这里寻求的是他们心中的“诗和远方”。

天长万寿镇湖西村咖 图源:天长发布

“村咖”之上,我们该怎么“玩转”?

“村咖”的出现,带来了一种区别于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外的乡野咖啡体验,是乡村振兴的“咖啡文化”与“青春经济”,是当下年轻人休闲、旅游、社交、创业的全新载体。在这一新业态的风口,我们该怎么“玩转”?

新业态,要关注人的需求。在“村咖”里,我们看到的每一个场景都像是慢镜头:咖啡旁,诗意栖居;一杯咖啡,午后安逸时光;三五知己,围“咖”夜话……“村咖”的实质不是饮品,而是一种生活的状态。作为“村咖”经营者,要处处想着“人”,在合适的乡村选择一方静土、打造一个空间、营造一种氛围,或是一排书架、一首舒缓音乐、一把舒适靠椅,抑或是留得残荷听雨声……在这里找到舒服、舒适,寻觅宁静、惬意,感受放松、释放。

新业态,要“众人拾柴”。一杯咖啡、一个“村咖”,是乡村振兴政策加持下的利好体现,也有望成为乡村文旅增收致富的新密码。因此,“村咖”的发展不能单单依靠经营者唱“独角戏”,而是要和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企业一起“组队”。

政府及职能部门要对这一新业态予以呵护,无论是招引政策的优惠、闲置空间的使用、基础设施的完善等予以支持和帮助。在地方举办各类活动中,要优先加以推荐、引导,甚至可以把促消费和惠民生与“村咖”结合起来,给予真金白银的消费补贴。要联动地方相关企业,一起融入新业态共同发展。

只有“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合力发展“村咖”,不仅让新业态迸发新活力,而且让乡村发展成为大家都能参与的“热闹事”,激活了乡村的新业态,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让乡村变得更年轻。

新业态,要避免“千咖一面”。在一二线城市,“村咖”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对于小城滁州而言,不能盲目复制粘贴、增加数量、扩大规模,更不能过度商业化。首先,不能照抄照搬城市咖啡店的理念和业态,而是要根据滁州乡村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风貌进行营造。其次,要避免同质化,在引进音乐节、露营等多元业态的同时,还要契合滁州历史文化,让“村咖”文旅有滁州元素、滁州特色,真正让这一新业态在滁州乡村扎根成长、向上发展。

定远岱山新村“山野咖啡馆” 图源:定远文旅

滁州市委网信办

《蔚然时评》工作室

投稿邮箱czwrsp@126.com

蔚然

时评

文字:王琼

初审:邓忠航

审核:王琼 审签:汪勇

投稿邮箱:czrbxmt@126.com

扫码关注

1个1毛,3毛全靠大家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