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遵义至茅台的高速公路在崇山峻岭中穿行,就能抵达被誉为“中国酒都”的遵义仁怀。10月19日,“闪耀长征路 奋进新征程——地球上的红飘带”网上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期间,国内多家媒体记者和网络大V来到仁怀市茅台镇,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探寻赤水河畔的红色印记。
茅台镇以其独特的魅力,不仅飘散着醇厚的酒香,还拥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与文化。随处可见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特别是红军桥、茅台渡口纪念碑、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等红色景区景点,游人络绎不绝。
“仁怀是红军三渡赤水的主战场,这里留下了许多红军的故事……”
走进贵州仁怀市茅台镇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红军长征雕塑栩栩如生。随着讲解员的娓娓道来,红军长征与茅台镇的深厚渊源在大家面前徐徐展开。
茅台渡口,是赤水河畔的重要渡口之一,1935年3月中央红军由此三渡赤水,这是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过程中,彻底摆脱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中的重要一环。
走出陈列馆,沿阶而下,就是原红军搭建浮桥的渡口,当年架设的浮桥早已不见,如今建起了一座悬索桥。桥面铺着木板,桥栏上挂着大大小小的红星。走在桥上,只见河水赤红,奔流不息,仿佛走进了红军将士三渡赤水的历史画卷。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而在离茅台渡口近六十公里的习水县土城镇,是四渡赤水的发轫地、一渡渡口的主战场,也是媒体团成员参观的最后一站。
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土城,在此打响了惨烈的青杠坡战斗,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留下了为数众多的遗址遗迹和珍贵文物。在今天的四渡赤水纪念馆里,珍藏了5000余件红色文物。
一处展柜里,摆放着三扇老旧的门板,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这是纪念馆内的国家一级文物。
“当年红军一渡赤水,土城老百姓帮助红军架桥过河,有船的拿船,有门板的拿门板。郑明福将自家的三扇门板拆下来拿给红军。过桥之后,为防止敌军追击,红军炸毁浮桥。由于战事紧急,红军便给了银元和物品作为补偿。之后,郑明福和老乡们把门板打捞起来,抬回家修修补补继续使用,一用就是70多年,后将其捐赠给了纪念馆。”
四渡赤水纪念馆讲解员高红芳介绍,这样的门板在土城并不鲜见,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之为“红军门板”。馆内还展示有两个铜板与碎陶罐、红军为当地老百姓寄来的感谢书信等文物,这些都是军民鱼水情深的见证。
边走边看,很多在历史书上看不见的生动故事,以别样的方式展现在大家面前。在革命文物数字化展示区,只需轻轻点击屏幕上的文物图片,一个立体的数字文物立即跃然眼前。数字互动体验区里,游客可以通过VR互动设备、全息投影等,近距离感受当年的烽火岁月。
沉重的历史与先辈的事迹也让参观的媒体成员们感慨万分。“今天沿着赤水河畔一路走一路看,越深入了解四渡赤水这段红色历史,越能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伟大,由此体悟到要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如今,在红军四渡赤水的各个地方,一个个红色景区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红色文化助推当地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播撒革命火种、留下光辉足迹,现场,来自江西、广西、云南等多地媒体记者纷纷表示,与贵州还有更多宣传联动的尝试,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共同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