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大势下,凌云县依托本地的人文历史,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对县内各处景区的升级修整,在县内重现了千年古府的一些历史建筑,如古城门,古文庙等等。
这些项目的建设,如今成为了凌云县重要的城市文化,人文旅游的重要文化宣传名片。
其中,在2008年,在凌云县各界的专款,捐款支持下,在凌云的澄碧河边原泗城府文庙原址上,按古代文庙的建筑规制,对泗城文庙进行了全面修复,完成庙墙、文昌门、棂星门、状元桥、泮池、碑亭、两庑、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阁、孔子及四配塑像、牌匾、碑刻、对联的修缮复原。
2009年建成以后,被誉为桂西北区域内,现代最大,最完整,最规制的文庙建筑。
关于这座凌云县的这座文庙,他的前世今生故事,历史沿革介绍,随便一搜,都可以很容易的查出来了,两三句话就可以简要说明了:
凌云县泗城文庙位于凌云县泗水河畔,太平桥旁。始建于清朝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为泗城州第十八代世袭土司岑继禄修建,自此,泗城文庙称谓一直沿用至今。在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先后多次重修。后因各历史时期的种种时代因素,偌大的泗城文庙,拆拆毁毁,最后仅剩一座供奉孔夫子的三开间殿堂基本保存完,在2008年8月,在原址进行了全面的修复。
寥寥几语,可以让游人了解泗城文庙的历史过往,但这几语简介的背后,其实很多历史过往故事,这可就少被人提及了。
那么,孔孟儒学传播千余年,为历代封建王朝的治国思想,为何直到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此地才开始建设文庙呢?这说来就话长了。
凌云县,在明清时期,是泗城州(府)的行政驻地所在,自唐宋以来,这里均为土官治理之地,实行的是土司,土官制度。
说简单点,就是朝廷对于这些边境之地,偏远之地,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因为文化差异很大,加上种种的民情,地情,导致朝廷无法直接任命官员管理,只好让地方权势人物具体的治理地方,并且地方的权力可以世袭。
像泗城州,自宋代平乱以后,朝廷就任命当时有军功的岑氏为地方首领,留守管理地方,并且有世袭统治区域 的权力,后来元,明,清三代一直沿用此政策,以维系地方安宁。
实际上,历代朝廷官府,对于这些边远区域的行政管理一直很头疼,并形成了一定的敌对关系,少数民族动不动的就发起“暴乱”,“起义”,所以,各代朝廷对这类地区的政策都在进行不断的调整,渐渐明白到,仅是靠武力打压是治标不治本,于是,到明朝的时候,朝廷为了更好的维护中原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与融合,促进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决定对其引进与加强儒学教育。
当然,在土司制度的区域尊崇儒学,并不是说让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实现“科举取仕”,而是朝廷对土官家族的一种管控手段。通过“儒学教化”的方式,增强地方土官对明廷的认同感,稳定地方的治安管理,以达到维护中央集团的统治的效果。
这些说起来也是一个大话题,那就简单说,朝廷认为,土官家族子弟想当好土官,想世袭土司,必须要满足朝廷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继任的土官必须要经过儒学教育,朝廷才能承认,才有资格。出于妥协,为了维护家族的权力与利益,土官家族只得接受朝廷安排“教授”,“教谕”,“训导”(教育官职)等进入地区对家族子弟进行儒学教育。
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施行土司制度的区域,儒学教育主要是针对土官家族子弟进行,目的是为了这些土官家族更好的接受官府的管理,而一般的身份的普通民众是难以接受到相关的教育的,所以,科举教育,儒学教育在这些地区开展,并不是为了“考科举,选人才”。
正是如此,明清时期,书院,学宫,府学之类的场所就慢慢开始了,这些场所的名字虽然取得很官方,实际上却是土官家族的私塾,家教之地,没有“公学”的意思,朝廷委派下来的教育官员,也都成为了土官家族的“私教”。
像泗城州,儒学教育也是一样的过程,只是明代时,由于土官的抵制,思想没有转变过来,所以,区域的州学还没有什么很大的规模。
直到清代初年,在大清官府的尊崇儒学,怀柔政策的推广下,广西西部的土司地区都渐渐恢复明代创办的各类府,州,县学。一些开明的土司家族,更是办起了书院,义学一类,让普通人家的子弟也有机会得到教育的机会。
正是如此,清康熙十年(1671年),归附于大清朝的泗城州第十八代世袭土司岑继禄接受了朝廷委派的教授(教育官员),这也是经历明末清初动荡后,儒学教育再次回到泗城。到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又修建起了泗城州第一座正式的文庙——泗城文庙,由于是区域的文庙,加上是按照朝廷规制所建,所以对外宣称,这也是泗城府文庙,泗城府学宫,但实质上这还算是岑氏私塾学堂,主要的还是让岑氏子弟,外姓吏目子弟接受儒学教育。
到清雍正五年(1727年),岑继禄的孙子继位,但他却在地方施以暴政,不得民心,最终触犯了朝廷的底线,由此,朝廷忍无可忍,最后剥夺了泗城岑氏世袭土官的权利,泗城州被改土归流了,行政管理由此纳入了官府的体制管理。
没有了土官制度的约束,泗城州成为了真正的“王土”,被改制为泗城府,由官府派任流官进行管理,为了教化于民,开智于民,官府把科举教育的整套东西渐渐的在泗城府推广。时局稳定后,雍正八年(1730年)创办义学。
泗城府地方的各少数民族普通学子,得到了接受科举教育的机会,更是得到了走“科举取仕”的道路,得以参加各级科举考试。
到乾隆五年(1740年),按照惯例,泗城府官府开始找地兴建文庙,于是,这个闲置的府学宫成为了选择,官府在内增加供奉先贤先孺名宦,把府学宫当作每年春秋两祭孔子和孔子诞辰(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祭孔子的场所,这就成为了官方的文庙。
私立的泗城州文庙就此转化成为了官家地位的泗城府文庙,成为了在凌云这块土地上任的流官们拜谒圣人先师而后施政的圣殿,也成了泗城府学子们拜谒圣人从师进学的圣地,开启了泗城学子科举进仕的大门。
可以说,今天凌云县泗城文庙的官署历史才正式开始了。
到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泗城知府杨赞绪到任,他更是鼓励进学,传播文化,培养人才,带头捐资助学。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泗城府在原来岑氏土官的弃园中,倡建了泗城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学府——云峰书院,开创了凌云官学的先河。书院开课,原来算是岑氏私塾的泗城府学宫便闲置下来,
后来,泗城文庙在嘉庆六年(1801年),十六年(1809年),道光七年(1827年),三十年(1850年),同治十二年(1861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泗城文庙都得到了到任泗城各官员的重视,主持加以重修,修整等等。
不过,到了清代末年,科举制度的儒学,八股之类教育已经不适合时代发展,科举考试被取消,而新式的学堂出现,传统的文庙学宫的地位就此下降,各地此类建筑也就没能再续辉煌,很多被废置,拆除。
像泗城府文庙,在历经三百多岁月风雨之后,传统儒学教育文化已不再是时代中最迫切的主题,渐渐倍受冷落,有意无意间,泗城文庙变得日渐破败,无人管理,岁月间,断棂腐梁道尽了泗城文庙的落寞与命运。
直到现代,传统文化的重新重视,泗城文庙才得以重建,只不过,如今的文庙,不再是传学授教的学堂,不再有“之乎者也”的读书之声,而是成为了传承历史文化之处,宣扬尊师教化之处,地方的历史记忆之处。
读史知今,宣传广西各地历史人文,展示地域风貌,讲述广西的旧事,新事。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