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场川剧文化体验活动在成都市金牛区西安路街道金琴南路社区公共服务美学空间举行。市民游客走进焕然一新的社区茶馆,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没想到,社区里藏了个如此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市民王女士带着孩子体验了川剧戏曲之美后连声称赞,“在家门口不仅能看精彩的川剧演出,孩子们还能与演员们近距离互动,这让我非常惊喜。”
推动社区老茶馆文化惠民,是金牛区政协委员持续建言的履职成果。
今年以来,金牛区政协积极探索社区文化建设新举措,建议通过老旧小区闲置地带的翻新改造,让文化惠民进社区、进院落,让方寸之地也能拥有诗和远方。
位于抚琴西南路4号院外侧的社区茶馆,原本是小区闲置地带围成的露天茶馆,设施老旧,冬冷夏热、地面凹凸不平,茶馆利用率较低。
3月初,区政协委员陈嘉英、何毓颖等在深入开展“进社区、进园区、进企业、进院落,亮身份、亮专长、亮责任、亮作为”活动时,老茶馆环境卫生脏乱差、噪音扰民等问题被反映出来。经区政协西安路街道工委审核,报西安路街道党工委审定,提升改善老茶馆环境被纳入“有事来协商”协商议题。
4月18日,区政协委员李彬、陈嘉英等再次到老茶馆周边进行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居民需求。委员们将群众的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整理出来后,与茶馆老板协商腾退事宜,并形成一份内容翔实、建议中肯的调研报告,报送街道办事处。此后,区政协又多次组织委员与街道办事处、相关部门交换意见,为开展协商活动做足充分准备。
5月6日,一场关于抚琴西南路4号院闲置地带整体改造的协商活动在金琴南路社区举行。
“既然是打造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美学空间,我建议要完善设计方案,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区政协委员魏爽开门见山的一番话引得现场阵阵掌声。
“我建议采取移建古建筑、打造川剧文化场景老茶馆的方式,保留原有院落布局,将百年原址木材、青砖等建筑材料用榫卯等传统工艺进行复建,打造承载老城记忆的窗口,营造有记忆、有文化的传统院落,还原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场景。”陈嘉英说道。
“目前老茶馆与公共厕所离得太近,建议在项目改造时将老旧的公共厕所一并翻新。”区政协委员吕晨钟认为,既然是闲置地带整体改造,就应考虑周全,让群众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享受文化乐趣。
“建议将现代网格化治理理念与空间营建相结合,通过科学规划和精细管理,对项目周边区域进行提档升级。”李彬从专业的角度提出,围墙四周可以结合美学空间设计川剧文化艺术墙、熊猫卡通造型等,增加美学空间的吸引力。
“社区公共服务美学空间建好后,建议开展丰富的惠民公益活动,有条件情况下开展助老助餐活动,真正为群众服务。”区政协委员李多说道。
委员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为闲置地带整体改造添一把火,只为让社区更加宜居便利、居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委员们的建议,我们将充分吸纳,用于设计施工方案。此外,我们将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同时希望委员们发挥特长优势,帮助做好群众工作和监督工作。”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经过近半年的提升改造,如今的社区公共服务美学空间换上新装亮相:文化茶馆可开展京剧、川剧等戏曲表演和文化讲座,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设置儿童体验区、休闲区、品茗区等,提供适合不同年龄段居民的设施和服务,真正做到文化为民、文化育民个个都夸好。
“在家门口拥有诗和远方,让多彩文化在社区扎根。”区政协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区政协将更好发挥基层协商优势作用,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搭建好平台,着重在“有事来协商”和委员履职“服务为民”上下功夫,为基层治理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和力量。(石秀 金牛政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