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黎明 通讯员吕富来、杨军)“我们要做到文明观鸟,携手共绘‘人鸟和谐’生态新画卷……”日前,江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观鸟专业委员会主任余志标一行,在江西省婺源县太白镇玉坦村源野农庄举行“江西省观鸟驿站”授牌仪式。“我们着力打造观鸟基地、发展观鸟驿站、培育观鸟民宿,促进乡村振兴。”余志标说,
太白镇玉坦村大洲尾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观鸟基地,每逢11月至次年3月,吸引着罗纹鸭、鸳鸯、骨顶鸡等10余种珍禽来此栖息越冬。
“中华秋沙鸭主要栖息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溪流、河谷、草甸、水塘或草地一带,成对或以家庭为群,潜水捕食鱼类……”婺源县源野农庄主人程志源告诉记者,玉坦村大洲尾有山脉、河流、草甸等,恰好满足了中华秋沙鸭的生活习性,成了知名观鸟基地。近些年,随着各地观鸟客的慕名而来,程志源既当“鸟导”又当“义工”,宣传鸟类保护法律法规和爱鸟护鸟常识,让玉坦村成了中华秋沙鸭的越冬“栖息天堂”。
“在玉坦村观鸟基地,我们的护林员还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栖息的身影。”程志源说:“我们发动全体村民当好护鸟志愿者,也将促进更多的村民吃上‘观鸟饭’。”
采访中记者获悉,自2016年起,婺源在2967.78平方公里的山清水秀大环境中,划出12992.7公顷作为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了我国唯一以“森林鸟类”命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成了我国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受益于此,婺源野生鸟类由2012年科考调查时的286种,增加到了如今的356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23.6%和全省鸟类总数的60%,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84种,是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
“随着观鸟旅游的蓬勃兴起,县里森林鸟类保护单位编制了《观鸟地图》《观鸟手册》,促进不少百姓加入了‘鸟导’队伍。”余志标介绍,在婺源,由观鸟旅游衍生的户外背包、观鸟送餐、租车管家等“两山”转化业态不断涌现,全年接待观鸟游客逾70万人次,年创观鸟经济效益逾1亿元。
据介绍,今年婺源拟授牌4家,其中江西省观鸟基地两家,分别是思口镇龙腾生态观鸟园、沱川乡金岗岭观鸟基地;观鸟驿站两家,分别是太白镇源野农庄、段莘乡康源山庄。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