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展区,土家族织锦吸引参观者驻足。 本报记者 武亦彬 摄
本报讯(记者牛伟坤)观“兵马俑”、登“岳阳楼”,品一碗陕茶、品尝米粉……今天,蒙藏学校旧址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2024年第四期中华优秀文化体验项目开展,观众足不出京,可以体验陕西、湖南两地文化精品。
走进陕西体验区,青铜重器何尊的照片格外醒目。两侧的展板讲述了它的前世今生: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贾村塬一处土崖中,后被宝鸡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废品回收站购得。专家在清理器物内部斑斑锈迹后,发现了尊底铭文,其中有“宅兹中国”4个字。这也是目前所知关于“中国”一词的最早记载。
兵马俑VR(虚拟现实)体验、遇见兵马俑全沉浸空间、兵马俑主题数字交互……观众可以与2000多年前的兵马俑“对话”。跪射俑、御手俑、将军俑……古老文物在科技加持下,清晰展示出每一道历史的痕迹和沟壑。观众甚至可以通过屏幕,看清兵马俑脸上的每一根胡须。
体验修复“兵马俑”、从“秦简”中认识奋进的秦人、一眼看遍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货币……观众可以通过丰富的体验,深化对秦文化的理解。
在湖南体验区,讲解员讲述了当地“稻香飘万年”的历史:“在永州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了距今约1.4万年至1.8万年的古栽培稻,这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刷新了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纪录。常德澧县的城头山遗址在经历了十余次考古发掘后,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稻田之一……”
另一展厅内,“宝庆瓷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金铎现场秀绝活。这门技艺已经传承百年。宝庆瓷刻以刀代笔,以行施刀,通过点线的变化形成不同的艺术形象。
岳阳楼造景和岳麓书院造景也被搬进体验区。观众可以拍照留念。能背诵《岳阳楼记》的观众,还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
此次展演将持续至2025年1月中旬。观众可免预约免费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