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这里被誉为“海上故宫”,是研学游的好去处

旅游攻略 19 0

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有“海上故宫”之称,这座博物馆规模庞大,展品多达8300件,从远古海洋到宇宙星辰,详细讲述了海洋与人类的史诗,完全是海洋迷和遛娃族的打卡圣地。

博物馆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建筑外观线条简洁,极富现代感,远看如同鱼骨,让人印象深刻。展馆设有六大展区15个展厅,远古海洋、龙的时代、今日海洋、发现之旅等常设展览内容丰富,沉浸式体验感拉满。

丰富的标本、古物和图文介绍外,展馆运用了许多高科技展陈手段,设置了大量多媒体互动装置。海洋灾难剧场模拟出海啸、台风等灾难发生时的恐怖情景,以及给人们带来的毁灭性打击,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海洋暴力的一面。

展陈布置梦幻感十足,炫彩的灯光、如繁星点缀的幕布、身姿轻盈的水母让人仿佛走进童话世界中,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幻海洋之旅。

蓝色家园活体展厅更像是孩子喜欢的小型海洋馆,可以近距离观察水母、鲨鱼、海星、寄居蟹等海洋生物,文字和实物结合的介绍方式也总会给人带来更深刻的印象。

这一展厅的美人鱼表演活动一定不可错过,成群的鱼儿簇拥下,人鱼在海底自由游弋,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仿佛是海底世界最美丽、优雅的公主。

如果想要了解关于航海的专业知识,“近代船舶与航海技术的演变发展”展厅值得推荐,这里介绍了全世界近代航海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许多平时接触不到的航海工具和用品。

现代潜水装置的雏形出现在1715年,由法国人发明,刚发明出来时看起来非常笨拙,很像防毒面具,却能很好地满足人类的水下活动需求。

人们在海边立起大锅,煎烧海水结晶为盐,我国古代沿海人民“煮海为盐”的震撼场景生动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一段历史最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夏代。

郑和身后桅杆林立,风帆鼓满,历史又回到明永乐三年郑和带领着27000人组成的庞大船队,浩浩荡荡出发南下的时刻,霞光万丈,不正是他七下西洋,串联起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

宋元时期,我国的航海贸易空前繁盛,馆中展示了大量“南海1号”“华光礁1号”沉船中发现的文物,以瓷器为主,它们仿佛是沉睡在海中的时间胶囊,埋藏着我国古老航行的秘密。

宋元时期,随着海上贸易发展起来的还有中外人员的流动,大量外国人在我国沿海地区定居生活,他们带来了不同的宗教,也留下了众多文化遗存。

今年是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这支曾被形容“大概是世界上最小的一支海军”的队伍每一天都在进步,他们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成为大国担当的生动诠释。

海洋与人类息息相关,我们的蓝色星球从来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为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命运共同体,想了解并理解海洋和人类的故事,不要错过国家海洋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