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佛山薄雾未散,一班“武林萌主”已扎稳马步,手中的功夫扇划破晨风,一招“白鹤亮翅”引得木棉树簌簌作响;
午后,小主们围坐在周大娘牛乳作坊,指尖翻飞间,一片雪白的“东方乳酪”悄然成形;
翌日的叠滘水乡,龙舟鼓点如雷,孩子们喊着号子体验“水上漂移”的惊险……这一幕幕,将是2025 年佛山市“龙”精“fu”猛,“叹佛山”夏令营的日常剪影。
这个暑假,拒绝“电子榨菜”配作业!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假期——一场独特的“非遗+岭南武术”沉浸式体验。让他们在文化传承、团队协作和体能挑战中收获成长!
这可是2025年国际咏春拳大赛“国际咏春嘉年华”系列活动之一。国际咏春拳大赛是国际武联官方认证的顶级赛事,今年7月26日至31日将在佛山南海西樵镇盛大举行。赛事由国际武术联合会、中国武术协会联合主办,广东省武术协会、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及南海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等强力协办。
一拳一扇之间,触摸岭南的文化脉动
如果说小孩的书本是静态的文化传承,那么“叹佛山”夏令营则是一场动态的文化冒险。从武术到美食,从醒狮到龙舟,主办方将五天课程设计成一场“文武闯关”的旅程,每一天都能解锁一项非遗技能。
第一关:拳脚生风,礼始礼终
开营仪式上,孩子们将学抱拳礼、行“礼始礼终”之礼。一堂武术课,从咏春拳的“小念头”到蔡李佛拳的“大开大合”,不仅锻炼体能,更让孩子理解武术中的“尊师重道”和“谦逊克己”,而孩子的专注力和自信心都将在这一招一式中提升。
第二关:醒狮舞动,传承力量
佛山醒狮是国家级非遗,也是岭南文化的瑰宝。孩子们将手持狮头狮尾,在教练带领下完成一套基础动作。曾不少人问:“醒狮是表演吗?”答案:“不,它是凝聚了民族精神的艺术。狮吼一声,就是南粤的刚劲气魄。”
第三关:舌尖上的传承,慢工出细活
第三天的活动将孩子们带到周大娘牛乳基地。在这里,他们亲手制作有“东方乳酪”之称的大良牛乳。挤牛奶、调配比例、慢火煮制……“一勺新鲜牛奶和白醋的碰撞,藏着四代人的匠心。”在周大娘传人的讲解中,让孩子们明白,原来美食不仅是裹腹和满足,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第四关:叠滘龙舟,水上漂移
夏令营的高潮,莫过于龙舟训练基地的极限挑战。叠滘水乡的龙舟文化,以急弯漂移和竞速闻名,被誉为“水上的速度与激情”。孩子们分组学习划龙舟技巧,体验岸上滑板模拟漂移,甚至亲手制作龙舟模型。喊着号子冲向终点的那一刻,我们看到孩子们的眼里,将全是兴奋与成就感。
文武兼修,培养“有筋骨的文化自信”
300年前,少年黄飞鸿在佛山的武馆中习武济世;300年后,孩子们在同样的土地上,用一拳一脚对话历史,用一勺一扇传承文化。
“孩子们不是来学功夫的,他们是来种文化的种子的。”心理学专家这样评价“叹佛山”夏令营。这场夏令营的意义所在,不仅在于传授非遗技艺,更在于通过文化体验培育孩子的综合素质。从拳脚间学会自律,从醒狮中学会协作,从龙舟竞速中学会坚持,从团队拓展学会沟通……这些体验远比一堂枯燥的课堂更能影响孩子一生。
据悉,“叹佛山”夏令营面向6-16 周岁的学生,活动时间跨度7 月至 8 月,每期 5 天,每期仅招募30-50人。自6月启动报名以来,报名非常火爆,但主办方依旧坚持小班教学,确保安全和学习质量。
“传统不是老旧,而是根;文化不是过去,而是魂。” 正如主办方所言:“我们希望通过‘传统+现代’ ‘文化+体育’的多元融合课程,让孩子们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培养出‘有筋骨’的文化自信。”
这个暑假,与其让孩子在虚拟世界“升级打怪”,不如让他们来“叹佛山”,亲手触摸文化的温度,亲身体验传统的力量。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招一式才是真实的“文化外挂”。
及南海中旅各营业网点)注: 文中具体课程安排将根据师资及学习参观点的实际时间和情况进行调整。
文图、视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钟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