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就像是一个身份名片,它的设计尤为重要。
但是兰州站,身为甘肃的省会,还是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火车站的匾额上却十分荒唐地出现了两个错别字!
其中“兰”字错的格外离谱,上方的一横比下方的两横还要长!
因为错别字的问题,它多次被过往游客举报,但却坚持不改,甚至到现在70多年了,依旧没有任何变动。
可是工作人员都无奈地说,不是不改,而是没办法改啊!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按照通常的写法来看,兰州的“兰”是上面两个点,下面有三横,这本应该是上下两横长,中间短。
然而兰州站上的“兰”却是,只有第一横长,剩下两横都是短短的,看起来很是怪异。
再来说第二个字,“州”。通常的写法是,中间那一笔是一竖,然而火车上的“州”却写成了一个竖钩。
兰州站也因为这两个错别字成为了别样的旅游打卡圣地,很多人拍完照还要吐槽,兰州站一看就不用心,字都是错的。
也有人说可能是在当时安装的时候,“兰”的第三横和“州”的第二竖被搞混了,两个装错地方了,之后兰州站就将就着这么用了。
其实兰州站的这两个字写成这样是别有用心的,并不是写成了错别字。
02.兰州站匾额的设计过程
这要从兰州站的建立说起。
兰州站以前叫作兰州东站,1952年基本完工,与此同时,兰州站匾额的设计也被提上了日程。
在当时,很多火车站的匾额都是请的著名书法家或者一些名人来书写,能够让火车站显得别具一格。
兰州火车站也不意外,当时的火车站经办人邀请了甘肃有名的书法家张邦彦来为兰州站题字。
张邦彦也十分重视这次的工作,因为家乡就在这里,他决定要在短短两个字当中表达出浓厚的兰州特色来。
但是要怎么才能写好这两个字呢?
张邦彦是下足了功夫,他并没有着急写,而是泡进图书馆、博物馆等地方,去看别的名家在写这两个字的时候是怎么写的。
一方面找找灵感,另一方面也避免自己出错。
过了一段时间,张邦彦拟定了很多草案,一一在纸上写了下来,放在家里天天看,希望能找到最好的一个版本。
但是当他把这些草案拿给火车站经办人看的时候,居然全部被否决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很多书法家在写毛笔字的时候,总是写成繁体字。
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早年在练习毛笔字的时候,临摹古代字帖,那些就是繁体字,写惯了,另一个原因是繁体字能更好地施展书法当中的美感和文化,看起来比简体字更漂亮。
那么这么好的字,为什么要被否决呢?
原来当时国家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简体字,去繁化简,所以火车站的匾额不能写繁体字。
而且当时还在推行扫盲活动,很多人连简体字都不认识,更何况繁体字?
就算是现在,也有很多人是不认识繁体字的,或者辨认很是困难。
作为一个火车站匾额,既要美观也得让所有人都看得懂,不然到时候大家站在匾额面前,拿着火车票找兰州站,结果上面写的“蘭州站”,看半天没人认识,这可咋整?
这样的要求可让书法家张邦彦犯了难,兰州就几个比划,这可怎么写啊?
简简单单地写出这两个字,太单调,没有文化内涵,要怎样才能两者兼顾呢?
张邦彦冥思苦想好几天,他考虑到如果按照传统的“兰州”两个字这样写,那“兰”的最下面一横,就会和火车站墙头的边缘重合,从而就会变得不太显眼,本来比划就不多,这样就更不好看了。
再者,“兰”这个字第三横已经很长了,再加上旁边的“州”的第一竖撇也很长,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很容易让人觉得上下空间不协调,头轻脚重的感觉。
于是张邦彦决定,将“兰”的原本应该长长的第三横改成短横,这样又能使“兰”这个字显眼,又能让整个画面舒服起来。
“州”字的第二竖也被改成了竖钩,象征着兰州城自古以来到今天经历的各种战火纷乱。
而且“兰州”两个字,“兰”字横短了一点,“州”多了一个钩,也象征着兰州人是个互相融合的多民族地区,各个民族聚集在此,风俗不同却能和睦相处,显示了兰州人民的包容性。
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表示,书法讲究的是一种变化,其中有一个元素叫字法,每个字的各个比划,长度、粗细、角度等可以随着实际的需要而发生改变,如果没有变化那就没办法称之为书法了。
这也是从书法的角度来判断,其实兰州这两个字算不上错别字,它只是文字在书法上的一种体现。
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还说,因为是作为标牌使用,要考虑到可识性和认知度,老百姓要能认识这两个字,还要认可这两个字,所以规范些比较好。
有网友认同他的观点,大众审美意识应与社会审美爱好趋势而走,既然大众认为不舒服,那它就是不符合大众审美。书法家不能只从个人艺术作品角度出发,还要考虑实际用途。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这样批评有些吹毛求疵了,兰州站这样写显得更漂亮。
还有人说:甘肃高速入口“兰州”二字行楷,大气,有舒展之美。兰州西站”兰州西站”,隶书秀气,有稳建之美。兰州站”兰”字,行草,刚劲有力,显舞动之美。建筑体与字体在形式上相互匹配,完美统一。看起来就比较舒服。
其实我国大部分火车站的名字都是邀请了众多名家来书写的,它们有的是规整的隶书,有的是潇洒的行书,还有的狂野的草书,让我们来看看...
04.其他省市火车站匾额题字
首先是我国的首都火车站,北京站。
北京站是1958年10月25日开始开工建设,第二年9月才完工。
当时北京站建成之后,火车站的匾额一直没有请人书写,然而工程总指挥李岳林却早有打算。
在毛主席等重要领导来视察之时,总指挥请求毛主席给北京站题字,所以北京站的匾额是由毛主席所书写。
长沙站的匾额,虽然这两个字是毛主席的字,但这是集字。也就是从毛主席别的文章中摘出来的两个字拼成了长沙,并不是毛主席亲笔题写。
成都站也是以相同办法,摘了毛主席的两个字。
再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火车站,它和别的火车站不同,只写了地名,并未写“站”这个字,它就是深圳站。
深圳原本有一个火车站,不过已经难以使用,所以在1989年开始了新火车站的建设。
当时的深圳市委书李灏记来视察工作,负责建设工作的郭胜林请他为火车站题字,但李灏却说,我写不合适,如果能让邓小平同志来写就好了。
于是在1991年,邓小平为深圳火车站题字“深圳”。
他故意没有写“站”,就是希望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深圳都不能靠站、停站,而是一直向前闯下去。
江苏省淮安站,是摘抄的周总理题写的《淮安日报》中的“淮安”。
桂林站的匾额,是由郭沫若题写。
除此之外,还有机场也是。
武汉机场是由邓小平同志所题。
扬州泰州机场,是由江泽民所题。
其实一个火车站就像是每个城市的身份证,它的设计让初次来到这个城市的人,一下子就能明白,这个城市的文化,这个城市的氛围。
所以每个火车站的设计都是别出心裁,充满了当地的文化特色。
甚至有些火车站还在设计时,除了成为当地的交通枢纽之外,还建立了类似地标的特色建筑,让人见了总能念念不忘。
再看兰州火车站的这两个字,尽管很多人都认为这是错别字,但是也不能说错,毕竟每个人看到它都知道写的是“兰州”,而不是其他的意思。
火车站上的匾额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看清楚地名,能认识这是什么地方就可以,美观等才是其次的。
但对于一些游客来说,火车站建立地不美观,不好看也无法吸引人。
就如同南京火车站一样,我去南京旅游时,导游说南京火车站被称为全国最美的火车站,不过倒也名副其实。
它前面的那朵花一样的建筑总是能吸引很多游客拍照,宛若景点一般。
那么,你的家乡在哪里?你家乡火车站的匾额又是如何写的呢?
欢迎来评论区讨论。
参考资料:
[1]中国小康网-《邓小平为深圳火车站题站名 不写站字有何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