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渤海之滨的一座千年古城——昌邑,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延展,纺织印染曾让世界称赞。
近年来,昌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凭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昌邑的工业企业也呈现出强劲的转型升级势头,从传统的纺织印染到现代的智能制造,昌邑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推动产业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
加速产业转型、强化文旅融合、增进民生福祉,昌邑正不断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书写着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昌邑城市风光 摄影 孙树宝)
产业进阶,夯实城市发展根基
近日,《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公布,昌邑市同时入选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绿色发展百强县市、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科技创新百强县市、新型城市化质量百强县市五个榜单。
这一殊荣不仅是对昌邑过去实力的认可,更坚定了其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昌邑,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自古以来就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挑战、拥抱机遇。从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到如今的现代化产业,昌邑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实力,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纺织印染行业作为昌邑的传统支柱产业,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多年来,昌邑以“中国印染名城”“山东印染产业基地”“中国超纤产业基地”“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等称号为荣,不断推动纺织印染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凯泰公司产品展示)
为了进一步优化纺织制造业的发展格局,昌邑出台了《昌邑市纺织行业“N+X”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推进方案(2023-2025)》,并编制完成了77个场景清单。这一举措不仅加快了纺织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进程,更提升了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山东凯泰超细纤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泰公司)正是受益者之一,在其展示厅内,从服装、运动鞋、皮包、腰带到汽车用品,各类产品琳琅满目,而这些产品的生产少不了超纤材料的加持。该公司总经理张树欣表示:“目前凯泰公司的超细纤维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
通过政府牵头,联络对接国际知名品牌,从曾经的印染企业到超纤第一品牌,凯泰公司的华丽转身,是昌邑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昌邑谋划实施的总投资1072亿元的172个重大重点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其中31个省、潍坊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超过100%。
这些项目涵盖了智能制造、新能源、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为昌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全国首个海上“风光牧”一体项目)
昌邑还依靠沿海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特点,构建起以石油化工、盐化工为重点的高端化工产业体系,规划建设了下营、龙池两个省级化工产业园。
潍坊凯盛新材料有限公司便坐落于下营化工产业园区内,该公司以氯气、硫磺为起始原料,制备芳纶聚合单体等酰氯系列产品,整个生产过程形成了闭环、低碳、循环的绿色产业链。该公司总经理张泰铭表示:“昌邑积极回应企业提出的诉求,帮企业解决了不少难点堵点,依靠工业园本身的资源优势,实现了快速选址、快速建厂、快速投产的预期”。
在新能源产业方面,昌邑投资36亿元的三峡海上风电项目已全部建成投产,122万千瓦鲁北盐碱滩涂昌邑光伏基地成功纳入省“十四五”开发计划。昌邑创新打造全国首个海上“风光牧”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模式,建成并网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23.4万千瓦。今年1-9月份,昌邑发出“绿电”18.31亿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7.7%,绿色发展成为昌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从纺织印染、石油化工到新能源,昌邑经济发展持续引进新资源,拓宽新渠道,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速度正逐渐加快……
(昌邑城市风光 图片来源:昌邑市文旅局)
文旅融合,提升城市知名度
一座城的历史,沉淀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古老的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诉说着昌邑的坚韧与毅力;你可以听到街巷间流传的古老传说,讲述着昌邑人民的智慧与勇敢。从春秋时期的齐国名相晏婴,到明清时期的商业繁荣,再到近现代的革命斗争,昌邑的历史文化如同一部厚重的史书,记录着这座城市的辉煌与荣耀。
以文化筑基,文旅业蓬勃向前。
昌邑市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号召,凭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文旅业态的赛道上展现出了强劲的动能。
结合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历史背景,昌邑复原了部分古商业街景,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剪纸、泥塑刻瓷、丝绸等,既保护了传统技艺,又为游客提供了参与互动的机会,促进了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昌邑除了对历史建筑的精心修复,也尤为注重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致力于将革命历史的光辉篇章镌刻在城市记忆之中。
为此,昌邑加大了对红色革命文物的保护性开发力度,制定了《昌邑市“渤海走廊”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旨在确保红色遗迹得到妥善保护与传承。在此基础上,昌邑创新性地建立了“上级专项资金+财政资金+社会资金”的多方投入模式,抗日殉国烈士祠等20多处革命文物点得到了精心修缮与保护。
(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 图片来源:昌邑市柳疃镇政务服务平台)
与此同时,昌邑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通过举办“柳疃丝绸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让大众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并了解传统丝绸技艺的制作流程。走进丝绸博物馆,一枚枚古币、一件件丝织品仿佛在诉说着昌邑人民从捻线就织到逐步登上世界舞台的辉煌历程。这些珍贵的文物与展品不仅展现了昌邑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更彰显了“丝绸之乡”的美誉与风采。
“看到丝绸博物馆里的丝绸藏品和这些年代久远的纺织器械,瞬间勾起了几十年前的记忆,也让人感慨如今时代发展之快”一位杭州游客表示。
为了持续赋能当地经济发展,昌邑举办非遗进校园、龙乡文化节、山阳大梨采摘节等系列文化活动,成功引进并实施了多个文旅项目,如“文山森林公园”“潍洲文化创意产业园”等,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丰富了昌邑的文旅产品体系,还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文旅产业链条的良性循环。
今年国庆假期期间,昌邑各景区景点累计接待游客35.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28.2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87%和19.16%。
在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加速发展的关键之年,昌邑紧紧围绕市委“1243”工作思路,以突出公共文化服务、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五方面工作,抓好公共文化等20项工作任务。
昌邑在文旅产业的积极作为,不仅有效保护和传承了历史文化资源,更推动了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文化的深厚积淀正逐步被释放,昌邑,于时代的广阔舞台上,正悄然延展城市的深度与厚度……
(昌邑城区风光 图片来源:潍坊发布)
民生为本,绘就新时代新画卷
民生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它关乎每一个民众的福祉与幸福。
在国家的政策引领下,昌邑在提升城市品质与增进民生福祉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通过持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市民创造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积极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昌邑精心谋划并打造了总投资高达200亿元的文山、滨河等6个城市更新片区。这些片区不仅涵盖了旧城改造项目,还包括了新区建设,全面提升城市面貌和功能。
为此,昌邑拟定了15个城市更新重点建设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道路拓宽、绿化提升、公共设施完善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规划和精细施工,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推进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昌邑还特别注重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通过优化社区布局、完善商业设施、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昌邑成功构建了一个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务体系。
市民们可以在步行或骑行15分钟的范围内,轻松找到所需的购物、餐饮、娱乐等生活设施,大大提升了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青阜农业综合体 资料图)
城市的发展只是一个切面,走进昌邑柳疃镇的青阜村,昔日广袤无垠的盐碱地,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打造青阜农业综合体,对盐碱地科学改良和精准施策,早已变为一片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绿色田野。
青阜村党支部书记孙广洲带领村民,创新实施“党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种植技术,大力发展耐盐碱作物种植。
孙广洲表示:“如今村民们幸福感和获得感都得到了满足,生活越来越好了,好多大学生毕业后也选择了回乡发展。”
如今的青阜村,盐碱地不仅变成了丰收的“聚宝盆”,更成立了青阜农业综合体,有了属于青阜村的品牌,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10万亩盐碱地改良经验被中央改革办刊发推广、“碱地粮仓”推进区获评省第三批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潍坊国家农综区盐碱地改良利用示范区落户昌邑……
(下营经济开发区 图片来源: 昌邑滨海下营政务信息平台)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
在昌邑下营经济开发区,一支由高学历、高技术人才组成的科研团队正在实验室里致力于南美白对虾优良品种的研究。截至目前,邦普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已成功建立了全国规模最大、遗传多样性最高的南美白对虾活体种质资源库,并培育出了高抗、康大、快大三个新品系。这些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已被广泛引入众多水产养殖户的池塘中,其易繁殖、易养殖以及高产卵量的特性深受农户们的喜爱。而这一切成就的背后,离不开科研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近几年,昌邑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更加注重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在健全人才工作体系、完善编制政策支撑以及强化考核督导保障等三个方面发力,通过向人才发展倾斜政策、聚集资源,全力服务人才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于昌邑而言,在加速发展的同时,更能平稳向前,经济让城市走得很快,民生让昌邑走的更远。
这座城市,以文化为魂,经济为翼,民生为基,绘就了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怀古织梦,扬帆远航,昌邑在时代的洪流中乘风破浪,正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
(凤凰网山东 贾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