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如画,诉说的是文人墨客的诗意情怀。星罗棋布的历史古迹不仅蕴积着皖北深厚的文化精髓,也是这片热土上的一代代子民繁衍生息的缩影。沿着时间的足迹一路北上,在淮北、亳州和宿州,开启一段缭绕着现代色彩与古韵汉风的山水与人文之旅。
望,与古迹和鸣
01.相山风景区
相山风景区人文景观众多,且动植物资源丰富,景区内绿化覆盖率达95%,有“城市之肺”的美称。作为诗意风景与历史人文交汇的佳境地,乾隆皇帝题词的“惠我南黎”将徽风古韵之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淮北市相山区相山风景区(图源:方志淮北)
如果想要找寻一座有灵气、仙气、生气的山,相山便可谓“当之无愧”。褪去了慵懒和睡意的相山,仿佛一夜之间披上了一身绿装。悠闲漫步在这“天然氧吧”里,所有的烦恼好似都按下了暂停键,只愿将沿途景色尽收“囊中”。
相山风景区(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Tips:
坐标: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相山路4号
02.南湖景区
南湖是淮北市的城中湖,也因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完美交融,被誉为淮北的“掌上明珠”。南湖景区由生态农庄、垂钓园、茶楼、鸟岛等构成,给园区增添了几分让人无法抗拒的多彩魅力。
南湖景区(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游走在越湖而建的颐和桥上,耳畔回荡的潺潺流水声。站在桥上远眺,湖水与两岸的青木仿佛被一层淡淡的薄雾所笼罩。
南湖景区(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Tips:
坐标: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长山南路
03.黄里杏花谷
黄里杏花谷拥有8000亩杏花林,每年山谷新绿映衬杏花浅粉,赏花的人便如约而至。微风拂过,杏花吹满头。
淮北市相山区黄里杏花谷(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如果你错过了黄里杏花谷的花开,这个时节满山谷的绿意也值得你停留。杏花落,杏枝覆绿叶,一串串杏果挂满枝头,满眼青绿。踮起脚尖,能够感受到这个季节里生命生长的力量;疲乏时,可在树下静坐,在绿荫中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在平和寂静中得到心灵的洗涤。
杏子(图源:花瓣网)
Tips:
坐标: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黄里风景区
04.濉溪古城
濉溪因古濉河与溪河在此交汇而得名,濉溪古城依托百年石板街修缮而建。错落有致的青石板充斥着市井生活的气息,也镌刻着古人智慧的印记。
濉溪古城(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这座悠悠千年的古城,在岁月的沉淀下被赋予了独特的美感。无论是那斑驳的城墙,还是古韵犹存的老街,都被时间镀上了神秘的色彩。
濉溪古城(图源:濉溪古城)
涅槃新生的濉溪古城,饭馆温柔的酒香、东家肆意的豪迈,汇聚成游客步履间、言语中的甘甜醇厚,彰显出街头巷尾里蕴藏的风雅情致。
濉溪古城(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Tips:
坐标: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南环城路
05.花戏楼景区
如果在亳州停留的时间仅有数个小时,把它们花在花戏楼里,是最值得的。相传明清之际,这里是山陕两地的药商在亳州聚会的场所,因此其富丽堂皇之态便不言而喻。
亳州市谯城区花戏楼景区(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说到花戏楼,就不得不提它的“三绝”。一绝是正门前的两根高耸入云的铁旗杆,左右两边分别代表着日出与日落;第二绝是它的石雕山门,上面镶嵌着的立体水磨砖雕,玲珑剔透,琳琅满目;第三绝则是花戏楼的木雕,每个精美的雕塑都诉说着一段婉转连绵的历史故事,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亳州市谯城区花戏楼景区(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Tips:
坐标: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工业园区咸宁街2号
06.亳药花海休闲观光大世界
从《诗经·郑风·溱洧》中的“赠之以芍药”,到北宋秦观笔下的“有情芍药含春泪”,再到每一个亳州人都耳熟能详的“小黄城外芍药花”,芍药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历代文人诗咏的对象。
亳药花海休闲观光大世界(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目之所及,尽获芳菲。”这句话用来形容亳药花海的芍药最好不过了。花开时节,一眼望不到尽头,穿梭其中,大笑而行,一步一景,每一处都值得驻足停留。人在花中,景在眼里,阳光满溢里摇曳着,恍惚间像是走进了“庄生梦蝶”的绮丽幻境。
亳药花海休闲观光大世界(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Tips:
坐标: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048乡道与311国道交叉口亳药花海休闲观光大世界
07.梨树王景区
宿州砀山县有着50万亩成片的梨树,每年梨花陆续吐蕊绽放,柔美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舞动,场面壮观。到了酥梨成熟的季节,梨树王景区内果实累累,成了一望无际的果海绿洲。
梨树王景区(图源:砀山在线)
景区内,有一棵名叫“梨树王”的古树,他之所以称“王”,是因为它高大健壮、姿态非凡。相传,这棵树明末清初就已开花结果,至今已有三百多年。
梨树王景区(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Tips:
坐标: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良梨镇
08.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
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属喀斯特地形的石灰岩山地,溶洞、流泉和山石景观是它的主要特色。之所以称为皇藏峪,是因为《汉书·地理志》中记载“汉高祖刘邦微时常隐此山,曾避难于此”。
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景区内荫绿如盖、古树参天,三千五百岁的古青檀像一位老者,将光阴的故事娓娓道来。隐匿于山中的古寺,悄无声息地书写着历史的变迁,与山水辉映,将源远流长的汉文化在此积淀。
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Tips:
坐标:安徽省宿州市萧县020县道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
品,与烟火交融
01.濉水红鲤
鲤鱼是淮北濉河盛产的一种鱼类,因其尾巴呈红色,所以叫红鲤。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濉水红鲤的重点便是品尝鱼的鲜美。将鱼肉放入滚烫的油锅里炸至金黄,随即加入葱蒜末等调料。视觉与味觉的刺激,主料与辅料的交织,使欣喜在舌尖绽放。
濉水红鲤(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02.榴园地锅鸡
榴园地锅鸡的特别之处在于,其食材取自于从小吃石榴籽长大的石榴园散养鸡。榴园地锅鸡的汤汁较少,香味也因此被浓缩。上桌后最先被吃完的应是布满四周的面饼,汤汁与肉香的加持让面饼紧实而富有嚼劲,鲜嫩的鸡肉更是在一瞬间就能俘获众多“吃货”的心~
榴园地锅鸡(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03.淮北石板街油茶
一碗油茶,足以道出淮北人对家乡的眷恋。新鲜的老母鸡和猪骨熬成高汤,香喷喷的油茶裹着油豆皮与手工面筋,一口下去,唇齿留香。在慵懒的早晨,一边品味美食,一边感叹平凡食材所造就的非凡味道,每一秒都让人想要永久珍藏。
淮北石板街油茶(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04.南坪响肚
南坪响肚是淮北的一道特色名菜,响肚之名来源于其清脆的口感。其制作过程也十分讲究,需将新鲜的猪肚切条再煮熟,然后加入盐、醋等佐料,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色味俱佳。清爽的口感使得南坪响肚颇为当地人喜爱,是各类餐会的必点菜品。
南坪响肚(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05.亳州古道芍花鸡
古道芍花鸡在亳州当地是必不可少的汤品。食材采用小公鸡和芍花苞,在各代药膳人的研究改良下又加入了石斛、人参、大枣、虫草花等名贵中药材,喝起来细腻爽口,浓郁醇香。
亳州古道芍花鸡(图源: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06.亳州芍花糕
芍花糕,顾名思义,是以芍花为原材料而制成。它的糕体晶莹雪白,表层油润光洁、细腻嫩滑,点缀以芍花花瓣,犹如朵朵红云飘浮其上。吃起来香味更浓,清甜可口,浓郁的米香配以蓬松的口感,简直太美味了。
亳州芍花糕(图源: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07.亳州华祖焖鸭
华祖焖鸭作为一道药膳,精选红嘴麻鸭,辅以巴戟、杜仲、车前子等十六味中药材焖制而成。焖制后的鸭肉外酥里嫩,香入骨髓,将丰富的味觉体验融合升华,一口入魂。
亳州华祖焖鸭(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08.亳州曹操鸡
相传东汉末年,曹操为治疗头痛,吩咐膳房遵照医嘱,选用仔鸡配以中药、好酒,精心烹制成药膳鸡,营养丰富,“曹操鸡”因此得名。曹操鸡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吃起来骨酥肉烂。
亳州曹操鸡(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09.符离集烧鸡
符离集烧鸡是安徽省宿州市的特色传统名菜,因原产于符离镇而得名。轻轻撕开一块鸡肉,可见肉丝细嫩、肌理明显。一口下去,味道鲜美,肥而不腻,香、软、嫩的肉质,轻轻地附在鸡骨上,诠释了“肉烂脱骨、熟而不破”八字。
符离集烧鸡(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10.宿州sà汤
宿州人的一天,是从一碗热气腾腾的sà汤开始的。清晨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听到“老板,一碗sà汤、两个包子……”的吆喝。
宿州sà汤(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11.萧县鱼咬羊
在萧县地区有一道特色传统名菜,是将羊肉装入鱼肚子后封口烹制而成,名曰鱼咬羊。它选用鳜鱼和萧县小山羊肉烹调而成,汤汁黏稠,鲜味足,味道香。且两者同烹,相得益彰,鱼酥羊肉烂,吃起来口感软嫩滑爽。
萧县鱼咬羊(图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即日启程,在山水、人文交汇处,邂逅皖北的百般风情、万种滋味。背上行囊,在微风与传奇故事中,奔赴慵懒惬意的假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