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栖居话新乡

旅游攻略 10 0

看一个地方须停下来,注目,张望,对比;有兴趣的话,进而用脚步去丈量它的街巷、河岸、公园,甚至走进还没有清理的瓦砾间。那样的认识,可能才是准确可信、继而心生感慨的。

因一段儿闲暇,准确地说是数次散步,对当下的新乡便产生了这样的感觉,生出了想写写它的冲动。

最觉有冲击力的是新乡的绿化。种类繁多的树木花草分布于新乡的街道两侧、小区内外,加上卫河、孟姜女河、赵定河、共产主义渠两岸的绿植栽培与牧野湖、赵定湖、平原湖、人民公园的绿意延展,偌大的市区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绿网。这是新乡的面貌,更是这座城市的“制氧机”和“遮阳伞”,滋养和保护着栖居其中的每一个人。

我在金穗大道上看见绿化带内的两棵榆树,高大、有光,它们都有故事。那保护它们的人是一个联合体,它们遵守了共同的契约。我在一个拆迁村庄的瓦砾中,发现一棵更高大的榆树,它今后应该不会被挪动,因为有无数双有心的眼睛关注着它。它会是未来楼群中的一缕乡愁,更会是炎炎夏日的一片清凉,让望见它的人生出诗意和亮色。还有,赵定河畔高耸入云的毛白杨与风姿绰约的乌桕......

新乡之地古称“牧野”,西北有太行山隔阻,东南面河,沃野平畴,气候温和,城市发轫之初就应是一个草木丰茂的地方。这从“牧野”两字的表意即可看出。该地又称“鄘国”,《诗经·国风·鄘风》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的描述,也表明古时此地就有种类繁多的植物生长。

种植草木固然重要,而对其长久的保护则更重要。古树是见证城市历史的“活化石”。劳动街改造时,路中间的那棵古槐得以妥善保护,这是文明的觉醒和进步。每每路过,我都会多看几眼。那枝叶间披缀的红布是敬仰者的话语与祈祷,他们相信它会带来吉祥,因而把它当作神祇来供奉。

安东巷傅家大院的那棵国槐更高大、古老,堪称“新乡第一槐”,不过因处于深宅大院而少有人知。一天下午,我从新八街的居处辗转摸索,最终得以近距离打量它。在一座古朴的民居院落内,它静静地挺立在高高的堂屋后面,据说树龄有六七百年。此槐有两大主枝,朝向东南的一枝已经干枯,朝向正南的那枝向外伸展十几米,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阅尽老城人间沧桑。

还有西圪垱街家属院内的那棵古皂荚树——那是实用的树,肥皂、洗衣粉还没流行的时候,周围的妇女们就用黑黑的皂荚在卫河边洗衣服。今天,这棵皂荚树仍然树冠雄伟,长势旺盛。浓密的枝叶遮住了夏天的炎炎烈日,老人在树荫下悠闲地喝茶聊天,孩童天真地嬉戏玩耍,时光也在不知不觉间流淌。

我也曾在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楼前看见几棵棕树,原本以为只可盆栽的它们,在这里不知生长了多少年,竟有几层楼高,枝穗纷披,让我震撼。

在城市大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这些古树名木在新乡的留存,确属难能可贵,也为新乡保留了另一张真实可亲的面孔。而当下遍布全城的花木,转眼间也已存活了20年、30年甚或50年,再存活几个三五十年,不也成古树名木了吗?可见,花木的成活、存在,的确是一场接力赛,是代代接续的大工程。人人秉承保护、敬畏之心,使其长大、长老,这是作为草木的幸运,而对当下的我们、我们的子孙、子孙的子孙,又何尝不是一种福祉!

放眼新乡,几乎已成不折不扣的植物园,从松柏槐榆到陌生的枫杨乌桕,枝叶茂密的白蜡,旖旎秀气的香樟,长寿的银杏,更有楸、桂、栾、红梅、紫薇、牡丹、月季......如果再添些豫北常见的椿树、楝树、三春柳,或许更显亲切。

新乡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流域,河流众多。小的支流和季节性河流不说,大的就有黄河、卫河、孟姜女河、百泉河、东大沙河、西大沙河、赵定河等近10条主要河流。可以说,新乡因水而城、由水而兴。

源于春秋时期卫国而得名的卫河,为古今新乡的“母亲河”。隋代开凿大运河,卫河又称永济渠,因濒临渠畔的新乐城水利交通位置优越,遂于此城肇建新乡县,“新乡”一名由此开始。永济渠西南至洛阳,东北通冀鲁、达天津,从此,新乡就因运河运输而愈加兴盛,成为一个千帆竞发的重要水埠。此种境况一直延续至上世纪60年代,“卫水金波”遂成新乡之象征。加上其他水系的萦回贯穿,形成了新乡街渠交织、车船并驶、桥梁众多的城市格局。

不是江南,胜似江南,正是众多的水系孕育了新乡的繁华与文明。

现在,这些河流两岸,已成公园式绿化带,奇花异草、乔灌结合,应有尽有,各呈其姿,真正达到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新乡的这种水木互济、相映成趣的情况,是否也暗合了传统五行中“水生木”之自然规律呢?

近现代以来,伴随着铁路交通的问世,开中国铁路之先河的京汉、道清铁路线在此交会。新乡遂成铁路枢纽,其政治、经济与文化地位迅速提升,一跃而成豫北重镇,以至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平原省省会。

现今的京深高铁、济郑高铁又于此相交,京港澳高速、107国道与菏宝高速纵横交织于此。北上京冀、南下鄂粤、西跨晋陕、东达山东海滨,新乡成为中原陆路交通中心,区位优势更加突出。

新乡还是《诗经》的重要发源地,《诗经·国风·鄘风》10篇,多出于此,自古人文荟萃。比干剖心,忠诚可鉴;姜尚智略,名传千秋;子夏传薪火,学以致用;张苍会算术,计定三秦;杜诗为南阳母,贺铸为宋梅子;进士郭淐官至礼部尚书,对求情为官者嗤之以鼻:“此卖朝廷疆土所得,余每痛恨之,言何至于吾耳乎?绝不与见。”同为进士的许作梅,官至太仆寺卿,以清直忠孝著称,一日奏三本,拯民于水火......加上近现代的一众杰出人物,他们在不同的时期,以非凡的文化气质引领、影响着当时的社会发展与进步。当下,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汇聚于新乡各大院校就读,书声琅琅,文脉绵延。

“荷盖点溪三数叶,藤梢绕树几千层。投闲更与高人约,重抱琴来听广陵。”这应是古新乡士人临水而居、树下听荷的诗性生活或寻常烟火。新乡古名中即有“宁”“乐”“新”“中”“乡”这些象征幸福吉祥而亲切的字眼;而今,居住于卫共河渠之畔的新乡人,诵鄘卫古音,聆八面来风,秉承绿色康养的理念,其代代传续的恒久持守与寻常生活中的点滴呈现,相和相谐,其情境也可称为“诗意地栖居”吧!

编辑:魏涛

本文来自【新乡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