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气象看四川·“乡”融而行】“全省第一美学乡村”有多美?来宜宾安石邂逅“诗与远方”

旅游资讯 46 0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川网传媒特别报道组记者 杨颜铭 刘文君 李清燕 摄影报道)

深秋时节,和美安石,幸福绽放,每一帧都是“世外桃源”……远离较为拥挤的主城区和热门景区的如潮人流,走到宜宾的安石村,寻一份静谧,享受乡野惬意,成为不少人的出行新选择。
11月6日,“万千气象看四川”第四季度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宜宾安石村,这里田野广阔、绿树成荫,环境优美、产业兴旺、村民安居乐业,处处有特色,季季有风景,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安石之心

这是坐落于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的村落,距李庄古镇仅7公里。整个村落依山而建,因红岩山脊神似马鞍而得名“安石”,以渔业养殖、农业种植为主,是典型的川南传统农耕村落。
深入村子,从安石之心、文化中心到半丘塘、大屋脊、米工坊、乡村书局,采访团一路走一路看,通过沉浸式走访体验,感受这个美学新村的诗意生活。这里岩红水碧、梯田山径,自然肌理保持完整,以乡村风貌与创造力为底色,构建了田园度假、诗意生活的新方式,形成了“四区两线,十院十景”的现代乡村样板图,建设有稻鱼共生区、渔业生态区、大地艺术区、山径漫步区等区域,处处皆可“打卡”。

安石村连片稻田

安石村半丘塘民宿内部

而几年前的安石村还只是一个普通川南小村。“3年多以前,这里就是一个‘三普村’:普通人文、普通风景、普通历史。”宜宾市翠屏区安垚文旅公司执行总经理吴琪告诉记者,安石村从2021年3月开始“重塑”,以“建筑点亮乡村、美学点亮乡村、消费点亮乡村”为理念来设计打造,通过四方(村集体、村民、文旅公司、平台公司)共建模式,实现股金、租金、佣金、薪金“四金提增”。如今,安石村成为了当前宜宾翠屏区乡村振兴战略主战场上的一张闪亮名片。
半丘塘民宿、安谷房、酒工坊、青年旅舍、山水柴院、安石书院……深入其中,处处都有设计感,艺术点亮了乡村。吴琪介绍,目前全村共打造企业业态、创业业态27个。今年通过开展“乡迎新青年”等活动,吸引38万游客到访,助力当地实现旅游收入900万。

安石书屋

同时,安石村全新孵化研学品牌“奔向大地”,从自然教育、劳动体验、食育三大主题定制课程,带领孩子探索自然,重建与大地的链接。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批小学生正在体验农耕文化,制作李庄白糕。“这里已打造为市级研学基地,今年开展研学教育活动近70场。”吴琪介绍。

学生体验制作白糕

小村子摇身一变为“美学村”,村民也跟着“逆袭”。张兰是这里的村民,到半丘塘民宿上班已有3年,“以前外出打工挣钱,照顾家人不便,现在村子发展越来越好,我也有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每月3000元左右的收入,满足了!”
同样,雷天强在2021年返乡创业,经营着一家农家乐“宇晨小院”,“刚开始只有餐饮,2022年扩大规模,增加了民宿,目前总投资有200多万了。”他说,现在每到节假日,6个房间都是爆满,餐馆生意也不错,今年收入能有40万。对于返乡发展,雷天强很是满意,既能够照顾家人,又能做好自己的事业,“得益于村里的发展,才有了我们一家的改变,日子肯定越来越好,生意也有前景。”
从“三普村”到乡村振兴样板村 、天府旅游名村、“四川美学第一村”,几年时间,安石这个川南小村有了美学之变,实现惊人蜕变,各种美好新生活方式正在安石村悄然兴起。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本文来自【四川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标签: 美学 宜宾 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