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运河文化深入人心”济宁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重现古城辉煌

旅游资讯 13 0

济宁被誉为“运河之都”,不仅因为地处大运河腹地,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治理运河的最高机构“河道总督署”曾坐落于济宁。

今年7月,位于济宁任城区的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正式开放。它依托于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河道总督署遗址建设而成,是集保护、展示、研究、休闲、旅游于一体的遗址类公园。

11月6日,“通江达海 运‘济’天下”网络集中宣传活动的媒体记者和网络达人走进遗址公园,置身其中,仿佛看到了昔日的运河盛景。

工作人员程诺介绍,自正式开放以来,遗址公园吸引了大批量的市民和外地游客前来游览打卡,平均每天有8000多人次。尤其在暑期和十一假期期间,更是有众多省内和省外的研学团队来学习参观。

“济宁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历史的城市,遗址公园可以说是学习运河文化的最佳场所之一。我觉得作为济宁人,一名运河儿女,有义务也有责任去传承大运河文化,使它源远流长,发扬传承下去。”程诺说道。

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由展示馆、文化广场和遗址保护区三个部分组成,全面讲述了元明清三代河道管理最高机构历史以及京杭大运河的传承与辉煌。

走进展示馆一层,首先是序厅部分,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块大屏幕,其中播放的3D影片还原了元明清三代河道管理机构设置、河道管理的官员们励精图治、保障大运河畅通的历史场景,让游客深刻感受到济宁作为“运河之都”的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

除序厅部分外,展示馆共分为“运道之中 漕渠咽喉”“河督驻节 运河中枢”“砥柱中原 转漕上国”“以智治水 济运利漕”“襟带四方 因署兴城”“河城共荣 运都风华”六个章节,多维度展现了“运河之都”的悠久历史以及运河的变迁与辉煌。

据河道总督署展示馆工作人员程诺介绍,在治理大运河的过程中,许多治水名臣为济宁的水运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例如,明朝的河道总督潘季驯在济宁主持修筑堤防、疏浚河道,缓解了水患,确保了水运的畅通和城市的稳定发展。他提出的“蓄泄结合,疏堵并用”的治水思想,为后来的治理者提供了宝贵经验,也奠定了济宁作为运河重镇的基础。而清朝时期的河道总督靳辅也在济宁整治河道、治理水患,保证了运河的通航和农业灌溉,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此外,林则徐在济宁履职期间也积极改善水利工程,强调河道疏浚和水利管理的重要性,确保运河的畅通和沿岸的安全。

明清时代的河道总督官服。

展厅中两件明清时代的河道总督官服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据了解,明代官服是由洪武三年(1370年)确定的常服,主要由乌纱帽、团领衫、束带等组成。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开始,明代服饰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加入了前胸后背处的补子,文官用飞禽,武官用走兽。到了清代,官服图案则更为复杂细致,补子上的图案细节也更为繁复。

除了展现深厚的运河文化和历史,展示馆中还设有多个互动体验项目,不仅可以拍摄专属照片,还能实地体验到“纤夫拉船”,游客可以通过拉动绳索测试自己的拉力值。

展示馆的二楼则复原了明清时期济宁繁荣的市井面貌。大运河上百舸争流,两岸商贾云集、商铺林立。万福楼、玉堂酱园、潘家大楼、太白楼、东大寺等知名建筑或建筑群一一呈现眼前,重现当年济宁的盛世繁华以及浓厚的烟火气息。

河道总督署展示馆的二楼复原了明清时期济宁繁荣的市井面貌。

11月6日,济宁市民王女士带着儿子参观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她表示,想让孩子多了解济宁大运河的千年文化:“这里真的打造得很壮观,很好看,内容也很丰富。”

王女士的儿子小远则说:“我知道济宁是‘运河之都’,来到这里学到了很多知识。这里很好看,而且很有意思。我看了这些觉得我更爱济宁,更爱这里的文化了。”

同样感触深刻的还有程诺,作为一名95后,她认为:“‘一条大河波浪宽’这首描写济宁段大运河的歌,唱到了大家的心里,我觉得运河的千年文化也要深入人心。”

走出展厅,一幅巨大的画卷悬挂在高处。程诺向记者介绍,“这幅图描绘的是大运河绿色生态带、璀璨文化带、缤纷旅游带的美好蓝图。但这幅画没有落款也没有印章,代表的是济宁的未来未完待续。”

展览馆中悬挂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