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文化周连续举办12届,起初参加活动的很多是大学生,随着时间推移,亲子汉服群体开始出现,汉服活动从个人兴趣逐渐拓展为家庭式的参与。”汉服文化周发起人、台湾知名作词人方文山对记者说,年轻父母会帮小朋友准备汉服,比如飞鱼服或者马面裙,全家一起来参加活动,汉服也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共同话题。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感受传统服饰之美,这是很好的现象。
两岸汉服爱好者在西塘古镇共同演出西游题材情景剧。 张 盼摄展现服饰之美汉服文化周自2013年起在西塘举办,集中呈现中华传统服饰和礼仪文化,累计吸引上百万汉服及传统文化爱好者参与其中。
第十二届西塘汉服文化周近日如约而至,为期三天两夜的活动中,除了浩浩荡荡的“朝代嘉年华”巡游,以《西游记》为蓝本的情景剧、四时风物裙幄游园会、园林实景汉服走秀、“国学好好玩”课程等也同时亮相。华灯初上,汉服爱好者手持非遗花灯,行走在西塘各处。抬头仰望,1000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带来一场场结合汉服元素的灯光秀,恍若夜空中璀璨星河。
“我大二时在学校成立汉服社,从第一届开始,我年年不落地参加汉服文化周活动,从最初参与箭阵表演,到后来担任情景剧编导。”大陆青年演员黄旭飞告诉记者,今年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很受欢迎,他特意为本届活动创作了西游题材的剧本,与两岸30多名汉服爱好者一同演出。
今年2月,汉服文化周展演团队40余人首度赴台,与台湾的汉服爱好者进行交流。“在桃园灯会中,我们带来一系列汉服表演,我编排了一出轻喜剧,讲述爱好汉服的台湾年轻人一不留神穿越到明朝的故事,带领台湾观众了解有关礼仪、服饰、器具方面的小知识,由台湾汉服爱好者文欢担任主演,台下观众看得十分投入。”黄旭飞说。
“我妈妈是东北人,爸爸是桃园人。我很喜欢桃园灯会,每年只要在台湾,我都会天天去游玩。”台湾青年朱伊萌告诉记者,她从小在台湾读书,大学毕业后来到大陆工作,如今是演员和歌手。本届汉服文化周中,她和大陆青年演员合作表演歌曲串烧,也参与情景剧等演出,还为活动创作古风藏头歌曲《余章》并拍摄MV,换了许多套汉服,感觉非常过瘾。
“受影视剧影响,我从小对汉服感兴趣,这次演唱了台湾音乐人方文山、周杰伦、黄雨勋这些年为西塘汉服文化周所创作的中国风歌曲,我也写过两首古风歌曲,其中《余章》即将发行,希望传递传统文化之美。”朱伊萌说。
不少民众身穿汉服参与汉服文化周。 张 盼摄开启集体“穿越”汉服文化周期间,西塘古镇内目之所及,有身穿汉服的爷爷奶奶,也有精心打扮的婴儿,不穿汉服者反倒成了少数。有年轻的母亲带着读初中的女儿、10个月大的儿子从苏州前来,一家人都是汉服装扮。古镇热门妆造店家在活动开幕当天,从凌晨4点忙到晚上8点,迎来超过40名客人。
“汉服文化的载体,主要是服装和造型。每个朝代的服装形制有所不同,造型也不一样,可以从中直观地了解到汉服文化的传承。”汉服文化周妆造组组长顾晓颖对记者说,在活动中,她接触到许多优秀的汉服爱好者,也有来自台湾的汉服达人,大家会一起交流对汉服妆造的理解。
“从第五六届开始,就有台湾青年参与汉服文化周,最近两年更有台湾青年方阵参与开幕式巡游展演。我接触汉服有七八年时间,最早是跟随台湾布袋戏剧团来汉服文化周表演,看到西塘古镇内很多人身穿汉服,画面非常美,我被汉服之美深深吸引,开始钻研相关知识和妆造。”文欢对记者说。
“我喜欢戏曲,从小看歌仔戏和布袋戏,后来也迷上了京剧,还在台湾跟京剧老师学习戏曲化妆和身段。”身为化妆师的文欢,对传统文化有着广泛的兴趣。除了在大陆阆中、上海、厦门等地参与汉服交流和走秀,她还在两岸学习茶艺、射箭、传统糕点制作等。“我在大陆学习茶艺,很巧的是老师也来自台湾,他在福建开设课程,我跟着学习大约有两年时间。传统技艺的学习,再加上参加各种交流活动,算起来我每年大概有一两个月时间都在大陆。”文欢说。
游客在西塘古镇方文山工作室拍照打卡。 张 盼摄融入日常生活活动举办前夕,受台风影响连日降雨,令汉服展演彩排和游客赴约难度陡增。不少汉服爱好者仍冒雨前来,在古镇中相会。“大家虽然都是未曾谋面的网友,但见面后似乎变成了无话不谈的老友。相约在茶馆的朋友们,从汉服形制聊到布料裁剪,从传统文化聊到妆造发型,完全不用担心冷场。一杯热茶让我们从萧瑟的秋雨中,体验到江南烟雨的朦胧之美。参与汉服展演的伙伴们,在风雨中坚持排练,这一切都是出于热爱。”开幕式首仪仗马队成员王万德对记者说。
“汉服是很好的载体,与中国很多传统非遗技艺,都能够完美结合在一起。‘国学好好玩’课程中,草木染、通草花、制扇等都能与汉服结合。随着汉服为更多人所喜爱,也带动很多传统非遗技艺共同蓬勃发展。”扬州市古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晓松告诉记者,他是福建人,从小随父母来扬州生活,中学开始学习古琴,大学时接触汉服,从第七届开始在汉服文化周担任古琴教习。“礼乐射御书数”是君子六艺,弹奏古琴有助于修身养性。
“我师承广陵琴家唐迺扬先生,有台湾同门师弟同在扬州,他在当地创业生活十几年,我们经常会进行古琴方面的交流。师弟的工作室专门面向在扬州经商的台胞开过一期古琴班,有接近20个学员。”吴晓松说。
“汉服文化推广经历10多年,接下来应该会更加融入生活。从前,汉服穿戴集中在汉服文化周活动以及七夕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中。穿上汉服,就有了节庆的仪式感。希望汉服穿戴的仪式感,能够走入日常生活,比如几个小伙伴在闲暇时,出门拍照、野餐、社交等穿上汉服,而不仅停留在节庆的阶段,这样影响会更加广泛。”方文山说。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日月谈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