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方天气渐凉,南方很多旅行目的地,又成为了众多人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旅行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宽阔自己的心境,开阔自己的视野。在今天的这篇文章中,我将带着大家走进一处名副其实的老街,整条街充满了异域风情,居然还有使馆、海关大楼等建筑。那您知道,为什么这里会有那么多国外风格的建筑吗?这里又曾经发生过什么事?
说到北海旅游,喜欢旅行的看官会脱口而出,涠洲岛、北海银滩、海洋之窗等等这样大家耳熟能详的地方。但对于北海老街而言,在大家眼中,似乎就是一处商业街,购物点。其实,我没来之前,我对这里也是这种刻板的印象。
但你一旦深入了解,你会发现,这条近200年历史的老街充满了韵味,写满了故事,别人看到的是风景,但好多朋友看到的或许是警示。
说到北海,秦代称为百越或扬越,自古以来都是重要的港口城市,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这里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贸易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其乐融融。这样一个海上贸易的重要城市,列强们当然不会熟视无睹。清代英、法等国在打开中国沿海及长江门户后,又想从云南等西南边陲地区打开贸易通道,于是从19世纪60年代起,便不断寻找从缅甸、越南进入云南的通路。
1874年,英国派出以柏郎上校为首的探路队,“探查”缅滇陆路交通,在云南腾越地区附近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发生冲突,致使马嘉理与数名随行人员被打死。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滇案”。英国立即抓住这一事件,以扩大它对中国的侵略。1875年3月,英国公使威妥玛正式向清政府提出六个条件,这就是著名的《中英烟台条约》。条约中除了赔款道歉之外,其中要有一条,那就是开放四处地方为通商口岸,这其中就有北海。至此北海的大门彻底被列强打开。那么很多朋友会问,这和北海老街有何关系?其实,北海老街就是在此背景下修建的。北海老街始建于1821年,最初名为升平街,是一条长仅为200米,宽4米的小街。
后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建设,逐渐发展成为长1400多米长,宽9米的大道。在这1400多米的道路两侧,分布着英、法、德、等国的领事馆旧址、德国森宝洋行旧址和天主教堂女修院旧址等等。
在北海老街的最东面,有一座建筑格外醒目,它是中国最早的海关。北海海关成立于1877年,是广西最早的海关。北海关虽然是清政府所设,但海关里所有的正副税务司及海关帮办、监察长、港务总巡等要职全由洋人担任,故俗称“北海洋关”。
200年前,随着来到北海的外国人逐渐增加,外国使团官员、外交使节和眷属往来的信函、包裹数量激增,于是1896年,清政府创办了“大清邮政”。说是大清邮局,但是如同北海海关一样,同样被外国人控制。
在北海老街建筑群中,这样有“故事”的地方还很多。如今中国日益强大,百年前的屈辱史如过往云烟,消散而去,但一栋栋建筑犹如一口口警钟,随时警醒着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应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而竭尽全力,这才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使命。
如果您有机会来到北海老街,看着一处处陈旧的建筑,回想着百年前的过往,再看看如今身边的变化,我相信爱国之心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