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传统文化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
携最新作品全网发布,正式回归大众视野
“柒妃”回宫
也带回了大家对“非遗”的关注
网友高呼:“这波文化输出爽死谁了!”
“我们中国的文化太牛啦
”
各地文旅也开始了“花式抢李子柒”整活大赛
借此契机,小聊也在线邀请李子柒,
欢迎你带大家来看见“聊城非遗”!
“两河文明”交汇的 聊城 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聊城的非遗文化众多,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65项,还有上百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聊城非遗有多美?一起来看看吧
👇👇👇
01
聊城杂技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你知道吗?聊城是中国杂技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有古老的杂技艺术 有传统又惊险刺激的表演。“聊城杂技”也是聊城市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
“聊城杂技”节目重视腰、腿、顶功,突出新、难、奇、美、险,艺术风格朴实、英武、粗犷,素有齐鲁英豪之称,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无数身怀绝技的艺人仍在学习和传承,杂技经久不衰,艺人们也走南闯北誉满全国。
02
东昌府木版年画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 |
东昌府木版年画之门神
东昌府木版年画,属于山东省聊城市的传统美术项目,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主要分布在聊城市东昌府古城区内的东关街、清孝街,堂邑镇的许堤口及梁水镇的大赵等城镇乡村,其起源于明代,民国时期达到鼎盛。
年画上生动的形象,强烈的色差对比以及流畅的线条及其考验功力,而东昌府木版年画无论是在雕刻还是在印染方面都及其的精细,这门传统手艺经过世代的传承将文化的精髓与古韵深谙其中,在春节期间,热烈的传递着年味的喜气洋洋。
03
张秋木版年画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 |
张秋木版年画较其他年画具有独到之处,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画中的人物造型夸张,色彩明快沉着,构图丰满、线条流畅、简洁有力、豪迈大方。
张秋木版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示了鲁西地区人民刚劲、朴实、豪迈的人文特征,在鲁西大地广为流传,并逐渐促进了鲁西年画产地的发展。
04
东昌葫芦雕刻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 |
东昌葫芦的雕刻题材非常丰富,以写实性的花鸟虫鱼、走兽、人物、山水居多。其中人物雕刻的取材尤其丰富,可谓是小葫芦里有乾坤。有的四大名著中的故事情节构思入画,有的从戏剧人物中进行挖掘,有“八仙过海”等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
在构图上,具有粗犷淳朴的北方风格,注重汲取民间年画、工艺美术、剪纸中有益的表现手法,不断拓宽表现形式的空间。构图力求开合有度,繁简有序,做到繁而不乱,简而不空,亦繁亦简,因地制宜,变化无穷。
05
临清贡砖烧制技艺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 |
“临清的砖,北京的城”,临清贡砖到底有多牛?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用十多年时间大兴土木,营建皇家宫苑,为此特地在临清设立官窑烧制建筑用砖。临清官窑的生产一直延续至清代,前后达五百余年。
砖窑之所以设在临清,一是由于临清紧靠运河,运输方便,成砖可搭附漕船解运京师;二是临清的土质特别。由于黄河的多次冲击,很多地方向下挖一米多深,即可发现红、白、黄相间的泥土,人称“莲花土”。这种土无杂质,沙黏度适宜,烧成砖后“击之有声,断之无孔,坚硬结实,不碱不蚀”。
06
郎庄面塑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 |
郎庄面塑在当地俗称“面老虎”,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工艺独特,经和面、发酵、捏制、蒸熟、晾干上色等十几道工序制成。
现有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人物戏文等10大系列,几十个花色品种。其特点为造型夸张,简练概括,生动传神,用色浓艳,对比强烈,具有鲜明的鲁西风格。
07
鱼山梵呗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 |
鱼山梵呗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历史上曹植被尊为梵呗创始人,佛教音乐鼻祖,鱼山也成为佛教中国化正宗梵呗“丛林腔”标准典范的代名词。
著名音乐学家,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原主任田青先生赞梵呗题:“佛梵法梵三宝梵、庄严国土天下第一,始呗中呗后呗如来呗、利乐有情世上不二。赞永悟法师可谓功德千秋!”
08
柳林花鼓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 |
柳林花鼓起源于清朝初年,是在聊城地区水浒好汉这一独特的人文特色下发展起来的舞蹈艺术。根据历史记载,此地正好是梁山好汉的活动范围,民风强悍,并且极富反抗意识,因此便将这一故事与当地秧歌舞蹈结合起来,形成了有着音律及其和谐、场面及其热闹风格和特色的舞蹈艺术。
09
东阿阿胶制作技艺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 |
阿胶生产历史悠久,是传统中药饮片工艺的典型代表。阿胶以优质驴皮及东阿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为原料,经熬煮、浓缩而成的固体胶。
阿胶的制法很有讲究,一般要经过漂泡、刮毛、煎熬、滤汁浓缩、切块、阴干等多道工序。传统制胶工艺一直是夏季泡皮、洗皮、刮皮(去毛)、晾干储存、冬春季节铡皮泡皮、熬胶、切胶、晾胶、包装。
10
查拳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查拳是中华武术中唯一具有重大影响的少数民族拳种,发源于山东省冠县。
查拳通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大约在清朝乾隆年间,在山东冠县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技术流派,即“张式”和“杨式”。“张氏”查拳,快速敏捷、拳法严谨,以冠县城外张伊庄人张其维为代表。“杨式”查拳,舒展大方,势正招圆,以冠县城里南街人杨鸿修为代表。两派均涌现出一批武术大师,如张英振、王子平、张西太、张英健、常振芳、张文广、庞林太等,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11
肘捶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诗曰:肘捶十趟锦,散手妙法真。张公东槐传,授予有德人。龙光普照处,虎威团聚深。玩知两家意,天下任凭君。
临清肘捶诞生在中华武术的高度成熟期,起点高、立意准、招法切、易操作、重实用,是传统武术理论和技法的完美结合,较好地保留了武艺的技击基因功能,对正本清源,正确认识武术运动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2
临清驾鼓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 |
临清驾鼓起源于羯鼓,是一种锣鼓打击乐合奏的形式。演奏时将鼓系于腰间,双腿叉开与肩同宽,昂首挺胸,尽显阳刚之气,锣作为指挥性乐器,具有稳定鼓点的作用,演出形式包括行街和圆场,尤其是演奏技巧中有敲鼓边、敲鼓帮、鼓锤相击等,这在与锣鼓相关的民乐中较罕见,尽显宏大气势。
临清驾鼓会又有“威武会”之称,是临清人一代代相传下来的一种欢乐的庆典风情。
这些非遗艺术穿梭了千百年的时光
依然与我们相遇
这本身就是极致诗意浪漫的存在
它们并非“曲高和寡”
它们早已渗入我们的生活
而这些传承人的匠心守护
更是值得我们尊重
希望我们可以对家乡的非遗投出更多关注的目光
让它们得以在时间的长河中源远流长
来源:文旅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