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2024百年观澜麒麟舞非遗文化巡游展演活动在观澜古墟拉开帷幕。绵延百年的观澜舞麒麟,穿行于百年古墟,如同一条跳动的文化脉搏,讲述着一座城的过去,赋能着一座城的未来。
活动现场
麒麟舞再现百年古墟 致敬传统献礼当下
活动当天,观澜古墟锣鼓喧天。由龙华本土麒麟队引领6支队伍(新澜麒麟队、广培麒麟队、松元厦麒麟队、樟坑径麒麟队、石岩麒麟队、大浪麒麟队),加上广培儿童麒麟队、南国舞狮、金龙等非遗岭南本土特色组成的巡游队伍,穿行于百年古墟、古寺等地,走进古墟商铺,他们身着传统服饰,手持麒麟道具,在鼓乐声中翩翩起舞。麒麟、南狮、金龙形成了观澜一道新的风景线。
观麒麟起舞,尝客家美食,品非遗传承。现场,非遗展更是琳琅满目,精湛的非遗贺氏剪纸、细腻的非遗石雕、生动的非遗脸谱、绚丽的非遗扎染,让人不禁感叹惟妙惟肖;香醇的非遗麦氏奶茶、甜蜜的非遗糖画,冲击着市民的视觉,挑逗着游客的味蕾。
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焕新。此次巡游展演活动不仅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更让古老的麒麟舞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观澜街道成功地将非遗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致敬传统,献礼当下,为舞麒麟文化、古墟文化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观澜的舞麒麟至今为止已经经过了200多年的传承,作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观澜舞麒麟的发展和兴盛不仅在团结族人和和谐社会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更是为“文化之乡——观澜”注入了新的内涵,新的活力。
传承历史文化瑰宝 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和向心力
麒麟舞是观澜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但观澜的文化不止于此。作为深圳北大门,观澜河南北径流,孕育出一条文化绿洲。千年的历史、百年的客家史,观澜是响当当的“文化之乡”,版画文化、侨文化等11种本土文化,有说不完的观澜故事。观澜有着丰富深厚的历史遗存和璀璨夺目的文化艺术,拥有客家民居、碉楼等多种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客家山歌、舞麒麟、赛龙舟、版画、红木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辖区内现存不可移动文物古建筑共计91处,其中,炮楼67座、私塾学校4座,坐落于深圳的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清末民初的墟市街区——观澜古墟,全球最大的版画原创产业基地——观澜原创版画基地,中国首个专业版画博物馆——中国版画博物馆。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文化之乡的精神良品和文化精品,观澜客家山歌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与观澜的舞麒麟都是观澜客家人300多年前定居至此代代相传留存下来的智慧结晶,深刻反映了文化之乡深厚的文化底蕴,“观澜客家山歌”也是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优势,观澜深植历史文化,以文化人。依托优秀的文化传承,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和向心力。
文化创新赋能城市发展 让传统由过去流向未来
传承深厚的文化财富,立足新时代,观澜街道坚定“数字观澜、人文家园”的建设方向,文化血脉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桥梁和纽带,赋能观澜的未来。
文化成为纽带 赋能观澜未来
为进一步拓宽文化惠民覆盖面,擦亮观澜文化惠民金字招牌,观澜街道塑造独具观澜特色的惠民文化活动品牌,已连续举办九届“双百文化惠民工程”;为了让文化活动触及更广泛的受众,实现文化的共享与普惠,今年以来开展文化活动共计186场。融合麒麟舞、版画、红木等元素,举办各类非遗主题展演、文化活动,鼓励“非遗进景区”,不断扩大观澜文化的国际吸引力。依托观澜红木文化产业集聚区、鳌湖艺术产业集聚区、观澜古墟和观澜湖艺工场等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观澜特色的文化品牌和产业项目。推出深圳市首部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观澜百年路》,在新华网等各大平台上线播出,1个月内浏览量突破6000万。
自2022年观澜古墟完成保护性修缮工作并重新开放以来,吸引观澜万鼎美术馆等一批文化场馆相继入驻。观澜街道常态化开设夜游灯光秀,开发集体验、观瞻、怀旧、思乡、敬祖、文化传承的多元情感体验项目,构建沉浸式空间体系,塑造“观澜印象IP”,打造深圳独有的客家墟市文化夜游示范区。
观澜街道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的创新之路。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各种文化创意产品中,推动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数字创意深度融合。如今,观澜的传统文化已经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了当地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亮点。
文脉如一条河,由“过去”经“现在”流向“未来”。观澜街道将继续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发展理念,活化利用文化遗产,推进文化创新融合,不断推出更多具有创意和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让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文、图 | 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