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信古村气象新

旅游资讯 11 0

□记者罗敏 特约记者肖章荣

在于都县城东北30公里,有一个“红军村”,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往观光打卡,这就是于都县段屋乡寒信村。日前,记者来到这里采访,看到这里树木参天,河水蜿蜒。漫步村中,走红军长征步道、参观初心讲堂、看老码头……一路上,村党支部原书记肖福春如数家珍地向记者讲述着发生在村里的红色故事。

“1931年11月,彭德怀同志就在我身后的这片沙坝上,主持召开了千人大会。”肖福春回望沙滩,将记者的思绪带回到那个革命年代。

当时,红军战士分路深入段屋乡,书写和张贴标语,发动群众参加革命,组织群众把地主家里的粮食、钱物分发给贫农。刚到任的于都县委书记金维映陪同彭德怀来到寒信村,召开了有部队和地方干部参加的联席会议,讨论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工农民主政权、扩大红军、支援革命战争等问题。之后,他们在寒信村的梅江大沙坝上召开了干部群众千人大会,号召群众团结起来闹革命,动员青年踊跃参加红军。

90多年过去了,今天,红色基因早已融入寒信村村民血脉,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激励着他们奋勇向前。

干净整洁的村庄环境、花木点缀的纵横村道、庄严肃穆的红色旧址……进入新时代,这个“红军村”焕发出美丽乡村新容颜。记者采访了解到,寒信村2013年被列为中国第二批传统村落,2019年被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21年被列为“赣州市第一批非遗小镇”和“江西省非遗传承小镇”,2023年被评为“江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该村依托红一军团一师四团集结出发地旧址,沿河堤复原打造4.5公里红军长征步道,因地制宜建设了铁索桥、叠水瀑布、梅花桩、烽火瞭望台、老码头等,用活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聆听感人的红色革命故事,游客们受到红色精神的洗礼。“红军战士们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自己动手打草鞋,靠着这样简陋的鞋子走过了漫漫征途。”“当年,红军战士们就是这样鼓舞着彼此的信心,坚定着革命的信念……”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生们在寒信村开展社会实践时,通过体验打草鞋等传统技艺,深刻感悟长征精神。

近年来,寒信村依托丰富的“红、古、绿”资源,积极探索农业产业与红色文化、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打造沉浸式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发展了以观光采摘、农耕体验、乡愁记忆、亲子游乐为特色的田园型休闲度假路线,成为“农文旅教”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努力把乡亲对乡村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旅游让寒信村人气旺了,产业也活了。”寒信村党支部书记肖建久说,每到节假日或双休日,游客纷至沓来。随着人气的提升,寒信村成立了旅游专业合作社,吸纳当地劳动力参与到餐饮、住宿、娱乐、环境卫生清理等接待服务工作中,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本文来自【赣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