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品牌、旅游齐发力 西安打造休闲渔业特色名片

旅游资讯 11 0

11月19日,西安初冬的清晨,阳光洒在长安区王曲街道皇甫村的稻田上,露珠闪耀如钻。老农正给游客讲述这片土地的变化:“以前只种稻,哪想到现在能养鳖、养蟹。”游客们好奇地看着稻田里的鳖和螃蟹,孩子们兴奋地大声呼喊。这只是西安休闲渔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西安市围绕都市型特色现代渔业定位,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助力乡村振兴。在生态融合方面,西安以长安区、鄠邑区和高新区为重点,将生态与产业有机结合,发展稻鱼综合种养,打造特色渔业“新名片”。

生态融合 绘就乡村田园新画卷

长安区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采取村集体经济主营、新型经营主体联营、养殖大户经营的模式,积极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成功打造了多个特色基地。王曲街道皇甫村的“大美林间”,将读《创业史》、体验农耕文化与品尝“稻鳖”“稻蟹”完美结合,还衍生出科普教育、亲子互动等多种新业态,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王莽街道清水头村以稻田龙虾、千亩荷塘和万亩桃园为特色,打造出田园游的胜地。王曲街道曙光村的“南山有渔”则成为观光农业、设施渔业的现代农业园区。

鄠邑区则主动争取市农投集团的投资,在玉蝉街道曲抱村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成功打造“曲水稻香”文旅基地。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还举办了一系列精彩活动,其发展模式更是入选全省渔业渔政典型案例。

高新区在北大村发展稻鱼综合种养,还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丰厚收益。

特色品牌 铸就渔业发展新引擎

“临潼淡水龙虾”成为西安特色渔业的一颗璀璨明星。西安市积极依托省级和市级财政项目资金支持,助力临潼区新丰镇姚罗渔场完成澳洲淡水龙虾亲虾的种质更新,不断提升“育繁推”技术和品质,不仅年繁育虾苗500余万尾,还远销多个省份,带动经济产值 2000余万元。

同时,在各级主管部门的积极引导下,开设龙虾菜品体验总店,在市区布设龙虾体验馆,开发礼盒产品,并通过新媒体和现代物流进行推广配送。2022年,“临潼淡水龙虾”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养殖带头人荣获“大国农匠”称号。

高新区东大街办西安特种渔场的“垂钓+餐饮”模式也独具特色。通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依托环山路沿线地理区位、交通便利和地热水资源等,大力发展“垂钓+餐饮”传统休闲渔业,不断丰富垂钓收费模式、活鱼售价种类和菜品加工方式,还附带开展温泉游泳、洗浴等多种经营活动,成为市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年收入超200万元。

主题旅游 开启都市渔业新征程

近年来,西安依托多个海洋馆和水族馆,大力发展水族旅游业,开展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展示、科普教育和研学旅游,积极挖掘渔文化价值,为游客们带来了多种个性化体验。

走入西安曲江海洋馆、华夏文旅海洋公园等地,仿佛踏入了一个奇妙的水世界。这里,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展示活动丰富多样,科普教育活动妙趣横生,研学旅游热火朝天。

此外,西安深入挖掘临潼区金鱼养殖技艺传承所“锦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精心建设了金鱼博物馆和渔文化展示基地。在这里,古老的金鱼养殖技艺得以传承和展示,近70种国内濒临消失的金鱼品种和各地金鱼的代表品种摇曳生姿,350余件金鱼主题文玩、名人字画诉说着丰富多彩的故事。

休闲渔业这支灵动的“画笔”,在西安的碧水清池中尽情挥洒,正勾勒出西安乡村振兴的壮美蓝图。生态融合如璀璨明珠,点亮乡村田园的崭新风貌;特色品牌似强劲引擎,驱动渔业发展迈向新高度;主题旅游若绚丽画卷,开启都市渔业的全新篇章。 骆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