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海南和美艺术乡建新图谱

旅游资讯 12 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再焕生机,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对促进乡村保护、乡村开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海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如何挖掘海南特有的文化、经济等价值,是海南乡村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而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介入美丽乡村建设的手段和方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发掘乡村文化资源的挑战

在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地域文化资源不仅是一大特色,更是独特的优势。依托这一优势,应着力打造集教育性、文化性和体验性于一体的乡土文化旅游产业,力求在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然而,在实际推进中,也面临着资源挖掘和利用率不高、文化传承困难、产业链条不完善等挑战。

地域资源保护挖掘利用率不高。海南的地域资源虽有广阔的开发空间,但在文化内涵融合上相对单一,数字化产品较少,缺乏创新型、体验型空间。文旅IP不够标志化,二次消费的新颖性不足,导致“流量”高而“留量”低,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低。

特色文化传承困难。海南特有的民俗文化正在流失,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村落空心化严重。时代发展带来的多元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青年群体,特色手工艺和传统民俗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工艺技术面临失传的风险。

产业链条不完善。海南农村的传统手工艺和土特产在创意、设计、工艺和品牌上的发展相对初级,产业链条不完善,形象不明确,缺乏多样性,导致产业宣传力度较弱,无法带来有效的经济效益。

激发文旅融合创新与乡村活力

在乡村建设中,充分挖掘和融合文化旅游资源根基,能使海南的乡村焕发新的生命力。在这一过程中,应注重地域形象符号化,利用创新艺术表达乡村文化的象征意义和符号性,突出地域独特性,不仅可以加深公众对乡村文化的印象,还能提升文化的感性价值。通过艺术对文化符号的转换,推动乡村文化传承,实现文化资源的价值转化。

活化场地资源。海南省自然条件优越,公共艺术空间应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强调在地性。在乡村建设中,将艺术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和劳作场景,构建一个能与自然、历史、人文产生互动的艺术空间,激发乡村文化的现代活力。

培育乡村内生动力。通过艺术赋能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与主体意识,培养乡村艺术人才。可以定期开展传统文化培训,延续民族风土人情,营造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增强村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乡村发展由外部驱动向内部驱动的转化。

建立文化展示窗口。支持建设乡村博物馆、传习馆、活动中心等,作为村民开展文化活动和对外展示的窗口,增强游客与村民的情感共鸣,从而提高乡村的文化吸引力和凝聚力。

推动城乡融合机制。受交通和基础设施限制,海南滨海城市旅游与乡村休闲旅游尚未形成一体化机制。将艺术乡建成果作为城乡融合的纽带,促进城市与乡村、景区与城区的互动,打造特色艺术乡村打卡地和红色文化传承地。利用新媒体和技术手段,增强城乡信息沟通,实现区域联动发展。

展示城乡风貌差异。艺术行动改善乡村文化,修复乡村人际关系和传统精神,抵御现代性和城市化带来的冲击,增强乡村的美观和文化价值。这不仅是乡村艺术建设的核心目标,也是乡村美学的本位价值。

构建和美乡村文化新图谱

通过“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建设,推动和美乡村绿色发展,构建“山水田林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重点修复水稻梯田,保全农地、郊区,通过地景活化与遗构再现再利用,开创最大的加乘价值和由内而外的荣耀感。通过建立“红色文化步道”的信仰之路、“疗愈步道”的身心之路、“水圳布道”的大圳之路、“微丘步道”梯田之路、“田园步道”生活之路、“乡愁步道”原乡之路、“遗址步道”的资源之路等,合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

注重乡土文化、传统技艺和民居本土性特色的挖掘和当代塑造。构建海南省美丽乡村村落文化展示体系。通过农耕文化、乡土技艺、祭祖风俗、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构建海南省美丽乡村村落文化展示体系,结合乡村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打造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的景观,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呈现田园乡村与都市交相辉映、美美与共、城乡融合的生动图景。

改善重于改造。一方面,注重改善小微景观,与自然田园形成有机互融的空间关系。充分考虑乡村的文化背景和生态特性,利用本地树种、乡土材料进行小尺度的设计和细致的布局来美化村庄,打造富有乡土气息的村庄绿化景观小品,在点缀村庄的同时,尽可能确保现有的山、水、田、园、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使其成为村庄的自然边界,彰显自然淳朴的田园风光,增强整体的观感,使村庄更具吸引力和亲和力,实现“山水田园林人居”的和谐共生。

另一方面,注重存量资源的活化利用,打造村民喜爱的休闲活动场地。休闲活动场地应优先考虑村民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结合村庄的自然与人文特色,利用闲置空地,通过“微介入、重改善”的方式,重构村庄交往空间,最大限度避免乡村建设对村民生活的干扰,打造符合村民活动需求的休闲活动场地,既能满足日常休闲娱乐的需要,又能与乡村的整体环境协调统一。同时,在改造过程中,提倡木、石、砖、土等乡土材料的使用,既节省成本又延续集体记忆,体现地域特色。因此,改善乡村的休闲场地不仅是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营造和谐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

将田与村有机融合。一方面,利用原有乡村肌理,延续原生空间格局、文化记忆、生活方式,使村落在现代化建设中保持独特的身份与魅力,这不仅是对乡村历史文脉的尊重,也是对乡土文化传承的保障。另一方面,注重人与自然的对话,构建出一种“见山见水见田园”的生态格局,塑造乡村的景观美学。

绿化景观与环境相生。通过乡土绿化、经济作物和生产性景观的融合,做到本土农业与旅游要素的平衡。一方面,注重使用乡土材料整饰菜地,设置边界,既美观又实用,增强游客的文化认同感;生态驳岸,保护水体的生态平衡,减少水土流失和污染,尽量保留原生植被,少用草坪,提供一个自然的水岸环境,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选择与村庄整体风格相协调的材料和样式,形成多样化的视觉效果,充分发挥围墙对村庄风貌提升的作用。

重视“过程陪伴”,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遵循“共同缔造”理念,邀请村民共同设计、共同谋划,推动形成乡村建设发展“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营”的多层次协商格局。同时构建全程在村、工匠在旁、沟通在场、全时在现的模式。

以艺术助力乡村振兴,从生境—画境—意境三个层次出发,集传统文化、耕读文化、休闲体验及新生活理念于一体,善用乡愁文化基因,通过陪伴式乡村营建模式,构建乡村文化基因图谱,打造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